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江苏旅游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华妤 收藏:1 回复:0 点击:3765 发表时间: 2006.11.20 16:40:48

我跟敦煌有个约定


   我跟敦煌有个约定
  
   或许是许久没有出门旅行了,这次出门前的几天,总觉得心绪不宁,处在一种别人不易察觉的亢奋中,登上飞往兰州的飞机后,我才醒悟,自己的激动是因为,敦煌是我年少时就向往的地方,当时的我热衷于学习美术,认为敦煌是艺术的殿堂,虽然现在早就把画笔丢的很远了,但敦煌依然是我的梦.
   越接近敦煌,我反而越平静,看着一路上茫茫的戈壁滩,我就想:为什么千年前的古人,可以在这荒凉的地方,选择建造了这么个佛教的圣殿?为什么这个瑰宝,历经千年的风沙,在今天依然能让它的美穿越我们的灵魂,用它的沧桑击打我们的心灵?
   行至敦煌莫高窟面前,看着那一排排的洞窟,象一扇扇洞开的窗,迎接着世界各地为了信仰、为了艺术、为了夙愿而聚集到此的人们。
  让匆忙的脚步暂时停住,回过头来看一看三危山,看看这个早的与神话分不清界限的地方,看看远处的沙漠和近处的绿洲。千年前,这里是沸腾的人声,万人云集,这里是贸易、艺术、信仰汇聚的丝绸之路,是政治、军事、地理、交通、艺术、文化、社会生活、民族关系等等的聚集地(这些在莫高窟的壁画和文献中全部得到了显现),前秦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慧眼识宝地,又见鸣沙山佛光显现,发心在此修建佛窟,后人听闻之后不断有人来开凿,历经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个朝代的修建,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位于鸣沙山东麓的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记载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的鼎盛、高雅和辉煌,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492个洞窟,45000平方米的壁画,2415尊彩塑雕像,这些数字都还不足以表达莫高窟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和震撼,走进莫高窟,虽然我不能见到她的每一个细节,但我能从那静谧的色彩中,感受到她的丰韵赋予我们的鲜活和灵动,我仰望的不光是她的灿烂和博大恢宏,更多的是想要捕捉情结碰撞时内心的悸动。
   鸣沙山的另一侧,是月牙泉,用绝美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了无生机的沙漠中,一弯碧水镶嵌其中,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俯身与流沙相拥,我相信沙鸣因为有灵,水秀因为神定。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渭城曲》,把敦煌南湖的阳关千百年来唱的扑簌迷离,在阳关古烽燧的面前伫立良久,面对“天苍苍,野茫茫”的戈壁大漠,心中能描摹的就是凄凉的离情,还来不及了解孤独的阳关用风蚀残痕述说的伟烈,我要告别敦煌的时间就到了。
   我的问题都已经得到了答案,剩下的问题就是亲近敦煌的时间太短,迷情的莫高窟,绝美的月牙泉,沧桑的阳关,茫茫的戈壁滩,都使我的敦煌之行生动和具体,成为我今生能够体会史诗般的穿越时空和历史的一次旅行,三步一回首,依依不了情,敦煌,请等我,再来!
  2006.11.16
  

------------------------
读书利修身,积德宜养性.

原创[文.在路上]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