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读王国维先生之人间词话) |
这几天在看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由于古文基础知识薄弱,加之领悟能力的欠缺,读起来颇为吃力。其中有些语句的寓意不能参透,只能囫囵吞枣,待以后渐自消化。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先生说词有造境,有写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1)”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2)”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3)”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先生这一段评述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被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频繁引用,于是千古留芳。
温飞卿(温庭筠)之词,句秀也。韦端(韦庄)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李璟)之词,神秀也。 词至李后主(李煜)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先生评后主为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先生深谙西方文化思想之精髓,为吾辈开启一扇心窗。
永叔(欧阳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沈著之致,所以尤高。 而少游(秦观)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
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姜夔)。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
东坡(苏东坡)之词旷,稼轩(辛弃疾)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掩卷长思,崇敬之情由然顿生。
附原词以鉴赏
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别离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主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辛弃疾 (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后主【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姜夔【杨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寒鸦 |
Re:蝶恋花(读王国维先生之人间词话) |
回复时间: |
2006.09.08 21:42 |
|
都是一些千古流传,耳熟能详的词。
读起来就是亲切。
|
|
回复人: |
卖琪的礼物 |
Re:蝶恋花(读王国维先生之人间词话) |
回复时间: |
2006.09.09 13:57 |
|
读书很认真啊
|
|
回复人: |
damolvzhou |
Re:蝶恋花(读王国维先生之人间词话) |
回复时间: |
2009.06.21 02:03 |
|
名句慢慢品味,越品越醇!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