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湖北文学创作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crane 收藏:0 回复:0 点击:5108 发表时间: 2006.08.09 09:31:26

活着


  想起人们对张艺谋的批评,总觉得替他有些不平,可看了活着一半,才真的觉得有些道理.
  老是将这些东西展现出来,外国人是否就真的看得懂?一个年代与一个年代的更替,我们对那些日子已经有了足够的反思,因而电影中表现的那些事情让我们太有熟悉感与陈旧感.可能小说写得不错,因为他会写入大量的人物的感受.电影不一样了,显得如此苍白.就好像电影剪辑一样.
  上月到德国科隆大教堂,围着转了一大圈,又拐进里边,正好碰上做礼拜,装模作样在那坐了半天,除了教友们念的一句"阿门"外什么也没有听懂,只好起身,在各位教友虔诚的目光中消消开溜.
  一样的道理,我们没有历史的沉淀,没有深切的感受,我们无论到哪里,都无法领会这个地方的精髓,大不了就是"本大爷到此一游的感觉".
  到过很多地方,记忆中最有感觉的就是北京的大观园,香山的红叶.那是因为到了大观园,红楼梦中的人物一个个在心中鲜活起来,而到了香山,被红叶所牵动的,是自己尘封的一点少年相思.
  巴黎美吧?美就美在她承载了太多的历史,而现在,又汇集了太多的时尚,是很多才子佳人心中的圣堂,那不是爱菲尔铁塔所能代表的.
  所以我就怀疑,也就是开始同意大多数人的看法,这个电影在国外获得成功的基础是什么?是外国人真的看懂了它还是因为他宣传了一种我们的"家丑".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