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江苏转载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王少爷 收藏:0 回复:1 点击:4965 发表时间: 2006.05.25 20:59:37

1763年9月4日 法国作家夏多勃里昂出生[转载]


  
  
  夏多勃里昂是法国19世纪颇享盛名的作家,他的消极浪漫主义文学对当时法国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
  1763年9月4日,夏多勃里昂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自幼高傲、自负、富于幻想,生性孤辟、忧郁。1786年,他入军界当上陆军中尉。由于他的长兄是国王路易十六的总理的孙女婿,他得以在巴黎社交界和宫廷里显露头角,并涉足于文人圈子。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他站在保王的一边,直接参与反对革命的军事活动。1793年,他先后侨居比利时和美国,开始文学创作活动,发表了第一部作品《革命史论》,并撰写了《美国游记》和散文史诗《纳谢兹人》。1800年,夏多勃里昂回到法国,完成了抒情论文《基督教真谛》,文章发表后,在法国产生很大影响。拿破仑开始拉拢他,委任他驻罗马使馆的秘书等职务,但夏多勃里昂始终固守保王立场,并不赞成拿破仑的政策,因而1804年辞职,还在自己主办的《水星报》上发表影射拿破仑帝国暴政的文章,拿破仑下令取缔《水星报》。1811年他被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拿破仑拒不承认。此后他离开巴黎,直到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他才回到巴黎,从此青云直上,成为贵族院议员,不久又当上外交部长。1830年,波旁王朝垮台,他专事写作,直至1848年逝世。
  夏多勃里昂是一位十足的消极浪漫主义作者。他不仅在作品中带有浓厚的消极浪漫主义色彩,而且创立了消极浪漫主义的基础。他的作品文笔优雅,词藻华丽,诗意盎然,但其情调是忧郁、伤感的,甚至显得有些矫柔做作。马克思在谈到夏多勃里昂的作品时说:“如果说这个人在法国这样有名,那只是因为他在各方面都是法国式虚荣的最典型的化身,这种虚荣不穿着18世纪轻佻的服装,而是换上浪漫的外衣,用新创的辞藻来加以炫耀,虚伪的深奥,拜占庭式的夸张,感情的卖弄,色彩的变幻,文字的雕琢,矫柔造作,妄自尊大。总之,无论在形式上或在内容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谎言的大杂烩。”
  
  


转载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Aspic Re:1763年9月4日 法国作家夏多勃里昂出生[转载] 回复时间: 2006.05.25 23:52

    下次有机会一定拜读!~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