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湖南旅游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梦想 收藏:1 回复:2 点击:5684 发表时间: 2003.08.20 22:31:59

二游花径


   此次在庐山,花径去了两遭。
  
  头次与大队人马同去,走马观花,粗略一观;二次独自重游,得以细细观览。
  
  去花径必经过“如琴湖”,湖因水面很象一把提琴而得名;湖旁还有一块“水声如琴”的石刻,犹如提琴琵琶声声在耳;又因湖傍花径,故亦称“花径湖”。湖中的湖心岛上有一忆琴亭,由九曲桥与湖岸相连,若泛舟湖上,可见牯岭倒影,真是美妙极了。
  
  在花径的莲池畔,伫立着那似曾相识的白居易草堂,堂前白居易的雕像栩栩如生,再现了诗人当年的风范。走进草堂,朴素简洁的画面跳进眼帘:纸糊的窗户、竹编的门帘、木制的屏风;木床麻幔、一张漆琴、几卷古书。一切都不加修饰,如同诗人一般的宁静。只是堂内有一自称题字之人,利用草堂赚钱,使人觉得有辱诗人的高雅哟~~~~~~
  
  花径早已不是一条幽径,而是庐山这座大公园里的小花园了,它确实是“芳菲”满目,到处是花,到处是径,真的很美。它的大门是一座石枋,门额上刻有“花径”,两边对联“花开山寺,咏留诗人”,内含一则典故。相传一次白居易登庐山,已是晚春时节,却还见桃花遍野,于是诗兴大发,作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千古绝唱,此后这里便被誉为花径。
  
  对白居易,只是读过他的诗,了解甚少;这次上庐山,对诗人有了一定的知晓。特别是白居易草堂,更是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当时的兴致及其生活乐趣。“身为江上客,半在草堂住”,白居易半生坎坷,是草堂给他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来焉!”在这里诞生了他数以百计的山水诗,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原创[别推荐]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横刀夺爱 Re:二游花径 回复时间: 2003.08.21 14:26

    我都想不起来在哪一块了,时间太长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皇恩浩荡 Re:二游花径 回复时间: 2003.08.22 21:36

    还想去~~~~~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