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不扬波•之十三(又名《康熙收复台湾》) |
电影剧本
海不扬波•之十三
(又名《康熙收复台湾》)
外景,福建泉州臭涂海,傍晚
落日的余辉照在海滩上,礁石旁有一口水井,礁石上面用红漆写着“师泉”二字。
海面上,各种舰只在海中演练,旗舰上,施琅身穿戎装映印在甲板上,指挥塔上的令旗手
在不断地变换着旗语。战舰有序地在不断变换队形,一会儿被分为八股,一会儿被组成五
朵梅花阵,一会儿被排列成三叠前后等队形。
内景,施琅旗舰上
军士来报:“陈昂先生有要事求见。”
施琅:“请!”
夕阳下,一艘小舢舨正靠在旗舰下面,水手们在放舷梯,陈昂由小舢舨上攀登舷梯而上。
陈昂来到施琅面前,将衣襟撕开,拿出一个用油布包着的信递给施琅:“台湾刘国轩又遣
秘使林良来福州与姚大人谈判,所带之人,到福州后,四处打探我大清水师虚实。这是详
情,请施大人过目。”
施琅用手示意陈昂:“先生辛苦了,请舱内详谈。”两人一道进了指挥舱。
施琅展信看毕,将信放在桌上,对陈昂道:“我看台湾此次议和,只怕是见我大军进剿在
即,以图缓兵,借机为备战争取时间!”
外景,福州海岸,夜
一艘小舢舨正在启航,舢舨刚行不远,巡航的大清舰只迎头拦上,士兵在高声叫唤:“前
面小舢舨停下检查!”小舢舨被拦住去路,两个士兵跳小舢舨。
舢舨上,便衣模样的军官从怀里掏出海关防:“瞎了你狗眼!没见这是总督府签发的关
防大照么?误了我们的大事,你们谁负得起这个责!”
士兵接过关防:“施大人有令,战时将至,谁也不可下海!对不起,即使有总督衙门的关
防,亦要验证方可送行!”
便衣军官恼羞成怒,“啪”地给了士兵一个耳光:“放你娘的驴屁!总督大?提督大?!”
顿时两军对垒,剑拔弩张。
外景,去总督衙门的路上,夜
几个手提灯笼的士兵提着昏暗的灯笼,护着一乘四人抬的小轿疾行在路上。轿内,施琅
闭目象是在养神,但脸上的神色严峻。
内景,总督衙门院内,夜
姚启圣满脸微笑地迎着施琅拱手道:“施将军如何深夜来衙,可有要事?”
施琅随姚启圣疾步进了前庭。
内景,总督衙门前厅,夜
施琅:“我大清水师已按原定计划,正由平海开赴铜山,不知总督大人在此兵临城下之际,
怎又遣使赴台,重开和谈?”一把拉过姚启圣,来到米堆的台湾海峡沙盘前,用手指着澎
湖列岛道:“圣上所定攻台,施某已按计划将水师全部开赴铜山,明后日大军即到,姚大
人切不可临阵阵罢兵。”
姚启圣听罢,突然哈哈大笑道:“夏季兵发台湾,姚某一向有异议,施大人若要坚持此时
发兵,不如你我兵分两路,施大人攻澎湖,姚某人攻取台湾北部,在淡水登陆如何?”
两人不欢而散。
内景,水师提督前议事厅
施琅坐在主帅位上,两旁是各参军将领。
施琅:“进剿台湾是圣上的旨意,本提督已上奏朝廷,若用施琅提督福建水师一日,则攻
台的决心不变一时,望众位好自为之。”
万正色出班:“台湾乃世外一隅,顽寇盘踞,隔海相争,收复台湾,实劳民伤财之举,兵
凶战危胜负不测,我们做臣子的,当善体圣心,回奏皇上,台湾不是不收复,而是不取。”
施琅闻听,瞪眼欲要发作。
军士在门口来报:“报!总督姚大人到!”
施琅眉头一皱,将火气往下压了压,随即叫道:“有请!”
姚启圣已迈进大厅,拱手道:“闻听施将军贵体欠佳,如何还在军帐中操劳?”
施琅报拳还礼道:“偶感风寒,何足大人挂齿,只不知姚制台来府上有何吩咐?”
姚启圣:“昨接圣上所托,故今日特来大营探视,再议攻台大事!”
施琅:“那正好!”突然断喝一声道:“万正色值此攻台之时,散布谣言,乱我军心,来人
啊,将万正色的顶带花翎给我摘了!”
众士兵从厅外进来,正要动手,姚启圣站起来一摆手道:“慢!”转身对施琅道:“万正色
将军言语不妥,也犯不着施将军发如此大火。”
施琅厉声道:“大敌当前,万正色却私通台湾,今日又胡言乱语,如此妖言惑众,何谈收
复台湾?何谈我大清一统?来呀!把万正色给我拉下去打八十军棍,以整军纪!”
万正色:嘿……嘿地冷笑道:“谁敢?你施琅为报一己私仇,一味要武力攻打台湾,连皇
上也给你蒙骗住了,你是何居心?别人怕你,不敢说话,老子南苑救驾,九死一生,难道
还怕你不成!”
施琅紧攥的拳头已有些微微颤抖,姚启圣亦已铁青了脸,在一旁喝道:“万将军不得无礼!”
施琅脸上的肌肉在不停地跳动,喝道:“拉下去 !打八十军棍,以振军威!”
姚启圣站在万正色面前,眼睛盯着施琅道:“施将军!有我在,看谁敢!”
施琅怒目而嗔,对着姚启圣:“姚大人,万正色以议和通好为借口,实为卖国通逆,您难
道要揽这个罪名不成!来人啊,请圣上的宝剑,我看还有谁敢阻拦!”
两旁的军士高声叫道:“请圣上的宝剑!”
姚启寺欲要再阻,士兵已从内屋双手捧着一柄盖着黄绸的宝剑出来,高声叫道:“圣上宝
剑在此。”
厅内众人一见,齐刷刷地跪了下去。
姚启圣也无奈地朝宝剑慢慢地跪了下去。
两旁的士兵架起万正色拖往门外去了 。
万正色一边挣扎,一边骂道 :“施琅,你要是杀不了我,我跟你没完。”
施琅用手按住胸口,扶住一旁的桌子,满脸涨紫,突然,一口血直喷而出。
外景,提督府院内
众士兵按着万正色,士兵们在一十、二十地打着军棍,万正色撕心裂肺地在嚎叫,万正色
的声音渐渐地由高到低地没有了。
几个士兵将万正色拖了进来,万正色被打得叭在地上,半天,这才哭叫道:“姚大人,这
通台一事,可是您给下官我派的差啊!”
施琅摇晃着身子,扶着桌子指着地上的万正色:“通台抚绥,还敢赖在姚大人身上,来人
啊,拉下去再打二十军棍!”
众军士正要再拖下去,姚启圣跪地抱拳揖首道:“施将军……钦差大人息怒……”
施琅从怀里掏出抚绥纲要扔在万正色面前:“凭你通敌的罪行,足以将你正法军前,今日
看姚大人面,且饶你不死。”
姚启圣对趴在地上的万正色:“尚方宝剑在此,还不快拜过圣上。”
万正色颤颤巍巍地哭道:“卑职冒犯圣上,冒犯施大人,求施大人恕过……”
施琅:“按你通敌的罪过,本提督杀你也不为过,念你多年在水师的功勋,又有姚大人代
为乞请,姑免你一死。”对左右军士:“将他轰出去……”话未完,已瘫倒在地上。
内景,福建总督府书房,夜
姚启圣在拟奏折,空白的奏折放在案上,姚启圣来回在书房踱步。终于坐下来执笔写奏。
内景,施琅提督府,书房
施琅将写好的奏折交给士兵,往后院走去。
内景,提督府后院
院内架着两口漆黑发亮的棺木,一个老漆工仍在油漆。
施琅搀着夫人慢慢地来到棺木旁边,施琅:“就漆这最后一次吧……”
外景,回北京的路上,坝上草原
康熙骑在马上,前面是无边无际的绿色草原,草原上响起了施琅的声音。
画外:
“臣丁年六十有二,血气未衰,今不使臣乘机扑灭,再过几年,将老而不无能了。后更恐
无担当之臣,敢肩负渡海灭贼的重任,请令督提赶办粮饷给臣,而独任臣以讨贼。”
外景,热河的路上
康熙与众大臣跃马而来,热河城前,一大队官员伏地磕头迎驾。
康熙展望一下:“都起来吧,回来啦,到家啦!”
众人起来,簇拥着康熙改乘软轿。
两旁是前来迎接的官员,康熙身后是李光地、索额图等。
一骠黄马褂急速来到康熙跟前跪在地上递上黄折,退下。康熙进轿从张万强手中接过折子,
展开奏折看,看完合上,在轿前闭目停顿了一下。对张万强:“去把李大人请过来。”
张万强来到李光地的面前:“圣上有请李大人。”
领着李光地来到御轿前,康熙由轿内出来一把抓住李光地的手道:“请李爱卿与朕一道同
銮共乘吧。”
李光地伏地谢恩,恭让康熙先上了软轿,自己也随之上轿坐在康熙一旁。
轿下众人,用惊诧的眼光在看着这一切。
康熙在轿内:“起吧!”
轿外,张万强高声:“起驾!”銮轿浩浩荡荡地往热河而来。
内景,銮轿内
康熙将施琅的奏折递给李光地。
康熙:“李爱卿素有安溪才子之称,折子已然看过,是否知道朕此时此刻的所思所想么?”
李光地双眼盯着康熙:“前线督提不和,圣上……”
康熙:“今日共乘,实是朕有求于爱卿,望爱卿能前往福建前线,为朕化解这心头之痛啊!”
李光地随即跪下:“臣愿赴福建前线,调解督提之隙,万死不辞。”
康熙:“爱卿起来,你此一归闽,切不要以调解为目的,而是要以代朕劳军慰问为根本……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木水 |
Re:海不扬波•之十三(又名《康熙收复台湾》) |
回复时间: |
2006.04.03 16:41 |
|
:)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