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湖北事事关心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方央 收藏:2 回复:4 点击:3536 发表时间: 2006.02.28 22:13:07

人生三部曲


   O感知
   感知自然,全在于环境;感知真情,全在于知音;感知文字,全在于心灵。
   诚然,许多人在生活中一定有过刻骨铭心的感受,是平凡生活的切实感受,但是那些刻骨铭心的情感不一定是他们的现在,我想那只是人性流露之天然。或者说是又找回了自我,或者说发现了原来的我们。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得我们没有时间去风花雪月,我们拥有的,只是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而我们是没有权力再去剥夺这点感受。人生亦是如此,也只有当经历了沧桑的岁月,经历了社会磨砺之后,我们才会发现,一份恬静的心灵的交融,才会使精神的世界清澈透亮。
  
   O认知
   如果说,感知是源于心灵,那么,认知就属于哲学范畴了。
   心灵的东西往往是游动的,或者说是游离的。尽管人们认为心灵的才是真实的,而心灵偏偏又是极有弹性的。当一份东西是属于心灵的,它的忽上忽下,它的跳动和冲动,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能转移的真实性,才能奠定心灵的纯洁性。这就好比是棉花初纺出来的线,我们不去添加任何染色素,它的颜色就只能是白色的,是环保的,尽管白色不能给视觉于姹紫嫣红的感觉。
   认知的哲学范畴注定了认知是“先认识,后知道”的哲理。这就好比是,你想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得亲自去尝一尝,所谓不近其梨,不得其味。特别是那些转基因的梨子,往往已经是没有了梨子的原汁原味。
   认知也是一个复杂的,或者说是寂寞的过程。认知不是单纯的借鉴,借鉴的主要功能,往往是想让人减少走弯路的时间。而大千世界的无奇不有,又注定了适合于别人的,不一定就适合于你。这也就好比是注射青枚素,就得先去做皮肤试验。注射青枚素的主要目的是防病治病,而人的体质不同,适用青枚素的功效也不同。因此,也就有了注射青枚素不但不能治病,反而是送命的现象。
  
   O相知
   相知既是感知和认知经磨合后的融洽阶段,也是感知和认知的完美结合。
   相知是知而知之,它们的关系是互动的,而不是被动的。相知既要有感知的灵性,也要有认知的理性。
   相知的内涵在于不受人物关系和时空地域的限制,人们常说的同床异梦,就是对相知的最好诠释。
   相知既来自感知的灵感跳动,也来源于认知的岁月沉淀。感知的灵感跳动让相知变得姹紫嫣红,认知的岁月沉淀又使得相知持之以恒。
   在人生的道路上,感知有闯红灯的冲动,认知有“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而相知就是拥有“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心境。
   如果说,感知一只情窦初开的小苹果,认知是一只暗香浮动的青苹果。那么,相知就是人生的收获季节,是一只醇香醉人的红苹果。
   只是,在岁月的季节里,又有多少人能够拥有相知的心境。
  
   2006年2月27日
  


文坛.百味人生收录 原创[文.百味人生]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jjssqqpp Re:人生三部曲 回复时间: 2006.03.01 21:44

    感知——认知——相知,不仅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更是肉与灵的结合。
  人生贵有自“知”之明,更贵有相知的心境。好睿智的文章!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佩玉鸣暖 Re:人生三部曲 回复时间: 2006.03.04 22:40

    总结的经典

回    复    

回复人: 棉花糖ONE Re:人生三部曲 回复时间: 2006.03.12 12:28

    好啊!

回    复    

回复人: wfo222 Re:人生三部曲 回复时间: 2006.03.21 10:29

    niu d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