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善举遭遇“经济拉风”
偶读月亮上的猫所写的《善 界》,心里有些难受。想起前些时日,《今日说法》里提到的一位身患肝癌的老者在公交车上痛苦吃力的站着,无人让座,甚至售票员提出让一位中学生关怀一下这位长辈还遭遇了冷眼。无奈,节目主持人只得将希望寄托到来日法制的建设完善工作上。当时我只从鼻子里发出“哼”的一声冷笑,就又与父亲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赛。 父亲曾说,他拥有我这样一个女儿是非常有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保证的。因为两人永远在思想领域上处于对手的位置,时不时展开角逐,一论就得牺牲一俩小时的光阴。父亲推崇儒家学术,我却读了一肚子杂书,并坚信人无定性,随遇而安。每当我二人在饭桌上就某现象展开话题,母亲就郁闷的找一马夹坐在电视机旁,否则她就根本无法继续观看她迷恋的韩剧了。 那次依旧,我与父亲的辩论结果又不了了之。都演讲得口干舌燥,嫌菜烧得咸了。父亲的“两个文明一手抓”无法压倒我的“阶级论”,两人都喝了一大杯开水后,才反应过来似乎都跑题了。归根结底就是我认为,善良是后天培养的,人骨子里最初没有,根据所受的教育和生活环境看情况出现。父亲就说未必,他引了一通乌鸦反哺和羊羔跪乳之类的论据。我就问他,如今为何人们之间越富贵越陌生,信仰沦丧、诚信匮乏。人与人之间除了合作就是斗争,做好事的反无好报,明哲保身,推崇厚黑学的反成上流?! 父亲就骂我见识短,社会如今正在倡导,亏我曾背了一月时事政治,却背成傻子了。他一提政治我就缄默。与外人闲谈时,一惯告诫自己三不谈“不谈政治、不谈宗教、不谈玄学”。往往最容易惹出麻烦的就这三个话题,聪明点就去缄默吧。 我只说,虚伪的善行更让人反感;带功利性的义举绝难令人心中钦佩。如今拜金主义已根植大多数人心中,凡事从“利”字考虑和出发的表现已枚不胜举。过去“学习雷峰好榜样”这首歌激发了数千万中国人见义勇为、扶老携幼的热情。如今办好事却必须先将条件提出,不白辛苦一回似已被大多数人接受。包括一些人提出的定“见死不救罪”、成立“见义勇为基金会”,都让我在心里默默叹息,这到底是一种前进,还是…… 最后母亲插了一句嘴:“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做,关键是自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句话我服了,善良这个东西,真的很玄。你重视它,它就与你不离不弃;你怀疑它,厌倦它,也许它就悄悄消失了……
------------------------ 昨夜,我看见自己的灵魂披了一件寒裳,拂着冰、踏着霜,迎着冷冷的月光,去寻找冰山下的岩浆。
原创[别推荐] 收 藏
回帖
回 复
有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