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北京读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海云轩主 收藏:0 回复:1 点击:4316 发表时间: 2006.02.21 07:44:34

论罗牧·之十一


  论罗牧·之十一
  
  罗牧的书法
  
  罗牧的书法作品不多见,鸿鸣仅见有《书法丛刊》2001年第一期所载的一个五言诗立轴和一个书法扇面,并从其它罗牧山水画作品中的题款里面,窥得罗牧书风的面貌一二。
  以文献的记载,罗牧的师承来源于魏石床。可惜的是,我们并不能找到他师法魏石床的书法证据,用以说明他与魏石床之间的关系。
  像罗牧的山水绘画一样,罗牧的书法,同样显示了他是在认真、广泛地学习了古人,并在坚实的传统基础上,综合吸收了董其昌等大家风格之后,而建立了自己的书法系统。然而从他书法当中那些强劲的笔法,坚挺的线条,自然又排除不了黄庭坚、米芾等诸多古代书法家对罗牧的影响。其书法笔画极为有力,笔势爽快,但在转折处又不无柔和与圆润,这种书风的结体和笔势,则又从中透露出罗牧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与书写时的愉悦心情。同时,也说明了罗牧在书法创作上创新精神的某种不足。在这一点上,罗牧与八大山人的书风和精神也是有着明显区别的。
  晚明书法的不拘一格,独抒性情的现象,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到了清初,书家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天崩地解,这不可能不使他们受到冲击,尤以那些矢志不仕满清异族的明遗民为最。这个群体在政治上的选择,除了主要的牵扯是民族意识与政治认同上的问题,但在当时,更重要的却是涉及到个人生命意义的取舍,这自然会在心灵深处产生巨大的震撼,影响到艺术风格的展现。以此而言,罗牧的书法无法体现这一层内涵。
  八大山人早年师法董其昌,而在晚年却一改董体的风格,从而创造了自己的“八大体”。
  罗牧书法的师承,以本书所附罗牧《七言行书立轴》而论,当直接来源于明清盛行的董其昌书风是毫无疑问的。其书法从结构到点线的运笔,字间行气,均体现了师承董其昌书风的面貌,其行距、字距空阔疏荡,虚白与笔墨相应成趣,淡雅、风神的气韵似乎扑面而来。
  以“清润遒丽”来形容罗牧的书法,当不会离题太远。
  罗牧因为没有明遗民所承受的那种心理压力,因而,其书法的风格一生始终如一地在传承着董其昌书风的面貌,这为罗牧在书法上建树不大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木水 Re:论罗牧·之十一 回复时间: 2006.02.21 09:43

    罗牧的书法是很好的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