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特区且听风吟 回复帖

被回复帖: 夜雨知秋的《Re:春雾港湾赋》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寒鸦 收藏:0 回复:2 点击:112 回复时间: 2006.02.08 18:52:04

Re:夜雨知秋


  今天看见姐的回帖,寒鸦打心里非常高兴。真的,特别想谢谢你和博达以及林子好多朋友对我文章的指点。我和博达有过一次深谈,他了解我的情况比较多。寒鸦只是比较喜欢写作,水平上肯定有所遗憾和欠缺。有你们的画龙之点,寒鸦会学习着改进和提好的。
  再次感谢 !


删   除    

回帖


回复人: 夜雨知秋 Re:寒鸦 回复时间: 2006.02.08 19:58

    呵呵,真正的朋友正当如此,我如果没有结识现在的这些朋友,也不会有现在的寸进的,想起就怀念啊,彼此唱和、指正、切磋、整个灵魂都如抱明月般的灵动清澈,唉,人生到此,夫复何求?

删   除    有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徐博达 Re:寒鸦 回复时间: 2006.02.08 21:02

    陆机《文赋》云:“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他是文学史上第一个把创作过程、方法、形式、技巧等问题写入文学批评者,其开先之功不可磨灭,但是他忽略文学的思想内容而片面地谈表现的方法技巧,也是不容讳言的。故刘勰《文心雕龙·总术篇》说:“昔陆氏文赋,号为曲尽,然泛论纤悉,而实体未该。”《序志篇》又说:“陆赋巧而碎乱”,都相当中肯地指出了他的缺点。
  
   综观六朝文赋,无论是曹植的《洛神赋》、潘岳的《秋兴赋》、陆机的《文赋》、木华的《海赋》,还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乃至张衡倾十年之力的《二京赋》,左思十年磨剑引起洛阳纸贵的《三都赋》,读来都有藻饰太盛、华而不实之感,削弱了艺术感染力。
  
   东晋末陶渊明的《闲情赋》、《感士不遇赋》,则显示了自然平淡的独特风貌,为历来赋作所稀见。
  
   寒鸦兄此篇乃是抒情小赋,但在谋篇布局、文体整饬、情景融会上又所有兔突。今人作赋,不必尽循古体,可习其神而不可泥其体。
  
  

删   除    有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