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北京情感胡同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江白 收藏:1 回复:3 点击:3200 发表时间: 2006.01.07 14:23:50

回顾2005


  昨 天
  
   生活不是因为拥有而精彩,而是因为会感受才变得美丽。
   ——题记
   1
   即使我们有一天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回头张望自己来时的路,回想曾经和朋友在一起时的无忧无虑,甚至是没心没肺。回想一起吵架,一起闹,一起许下把高中“坐穿”也不分开的诺言。尽管我们都知道那只是离别时的彼此安慰,但我们仍喜乐融融的自信的生活着。然而,现在它们都走了,你们也走了,就留下我一个人独自打拼着,但我不会感觉到孤独,因为我知道,你们一定会像在一起一样的支持我。
   2
   每天1500ml的可乐,三点一线的步调就构成我们高中生活的全部,但我们仍会乐此不疲的,喜乐融融的生活在其中,因为我们有彼此,彼此的安慰,彼此的鼓励和彼此的笑容,每个笑容里表达的并不是每次我们的心里都很开心,而是让对方有足够的动力面对前方不知名的挑战或是遗忘已经过去的不愉快和沮丧。
   我们都说彼此就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因为当你独自一个人为一些琐事发愁时,你就会立即接到一张上面写着“朋友总是为你挡风遮雨,如果你在很远的地方承受着风雨,而我无能为力,我也会祈祷,让那些风雨降临在我身上”的字条。但当眼底的那一块海绵状东西发出湿润的眼泪时,一张纸巾却又及时的送到你的面前,外加一张让你温馨的笑脸来告诉你前方是充满阳光的不要畏惧。
   我们这些蛔虫们就这样相互扶持着走着每一天,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一直到傍晚的斜晖。
   有人曾说翻来覆去的月考就像是翻来覆去的死。我们就这样每天翻来覆去的在生死之间徘徊着,但我们却认为那是对自己本能的挑战,毕竟高一学的东西少的屈指可数,月考对高中生来说有同家常便饭,也是每个高中生最不容易接受和面对的,我们也有怨言,因为我们在想为什么学校不能把月考改成期考,这样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就会更多些。尽管我们在备考时的一小部分时间在打闹或在讲笑话,也许过份的压抑后的开心欲都是相当强的或者说过份的压抑是一种慢性自杀。
   3
   当你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那一天,就说明你长大了。
   由于高中制度的改革,我们不得不住校。但面对一张张没有厚厚床垫的木板床时我们都茫然了,天上和地下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在从家出来的那一刻,我真的以为我长大了,可是在离开父母的 一刻钟后,我又发现父母和老师常挂在嘴边的那句“你们都还是孩子”是多么的正确,晚自习我一直望着的窗外的那轮明月,因为古代的诗人常用月亮的圆缺来定位自己思家的情愁,不知道在这轮明月下,父母是否也在想我现在在做什么,其实我一直都知道他们对我独自住校不放心,我妈常说我是“事精”转世,成天都不消停。我想她是根据我在家里不断的打坏水杯之类的玻璃用具而定位的,相比之下我爸却显得很放心,因为他一直在对我妈说男孩子要锻炼一下自己,可是在我出来时,他却不停的给我钱说不愿吃食堂的饭就买点别的吃的之类的话,当然我打包票的说,我会过的很好,他们也知道我有一群死党,他们会照顾好我的,有了他们“事精”也会不事的,不过学校的确是不适宜用玻璃用具。
   从此,本来闲杂的生活开始有规律起来,也开始习惯了食堂夹着石子儿的米饭和看不出原材料的炒菜,因为有了他们。不过这样说可能是有些差异,因为最初我们是一起节食的,但看着彼此的脸色越来越差,都不约而同自告奋勇的为彼此做示范食堂的饭菜也是吃不死人的,当然我们都知道了只会让人干呕,是决不会死人的,毕竟学校的招牌也是老字号的,我们就这样一边适应着食堂的饭菜,一边生活着,一边相互扶持着。
   4
   奇迹中的奇迹:“事情”不再惹事,似乎正迈步向长大前进。
  住校后的第一个月末回家,我妈就像接待一个刚从国外回来的儿子一样。我出奇的开心,开心的是我妈的手艺仍让我垂涎三尺。吃饭过程中我不断往嘴里塞菜,我想当年一个小百姓吃一顿满汉全席也就这样了。在回家进家门到离家后的一系列动作后,我出奇的发现我居然没打破家里的一样东西。回校后我“幸灾乐祸”的告诉他们,他们都说我真的长大了,再也不是那个用一个玻璃杯决不会超过三的小Pi孩儿了。我当时特慷慨的表明是他们调教的好,因为我所有的用具都被他们强制性的换成了铝制品或者是我无论怎么处理都无法弄坏的塑钢制品。回寝后,当对着镜子时,我发现面前这张面孔似乎真的长大了,而长大的原因当然不是脸上的胡茬长时间没处理所致。这是在父母身边无法发现的。
   5
   在不断重复的题海生活中我们还选择了感受美丽生活。
   “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当我们每天上课前不断的重复后都会不约而同的大笑,然后是一阵沉默,眼神里透露的是忧郁,因为尽管我们每天重复这句话但心里都知道高中只是每天重复又重复的学习和题卷,只因为我们会感受,也许这就是忙碌的乏味的高中生活里给自己的动力,因为我们已上高三了。几个每天重复学习的例子都告诉我们,我们这样不仅是对错的问题,而是我们没有成为纯粹的“书呆子”。
   6
   分开后的明天我们仍要像在一起一样。
   三年的生活就这样过去了,也许有的人会用转瞬即逝,时光如梭,岁月如虹之类的语言来形容,面对转眼间的各奔东西,我们都选择用眼神的不接触来逃避。我们在取毕业证书那天再次回到曾让我们节食的食堂,用多年时间才适应的饭菜似乎今天特别的难以咽下,我们在互相的祝福后突然的落下了眼泪,酸酸的涩涩的在夹在饭里。再没有人说一句话,在离别时,老大说: “我们即使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样”,然后各自向门口走去。
   从食堂出来,已经下雨了,也许是我们太过份悲伤没有注意到罢了,或者可以说是我们感动了老天。我没有回家,我想继续寻找一下我们曾经在一起哭一起笑的土地上是否还有当初的那份温情。在雨中我发现我会格外清晰的回忆起我们的过去每一个细节。忽然想起在操场坐一坐,但我却发现他们的笑脸向我起来,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泪水,我的眼前开始模糊,但我们的故事却清晰的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第二天醒来时,我发烧了,烧得一塌糊涂,我妈坐在床头边不断说我不省心,一边拿粥要喂我喝,我问他们有来电话吗?我妈打开电话留言,听着他们沙哑的声音说出的“我们一定仍像在一起一样”,我确定他们一定也发烧了,因为我们是彼此肚子里的蛔虫。
   7
   我们就是这样在一起哭,在一起笑,一边感受生活,一边述说着我们昨天的故事。
   昨天
   ——我的高中生活,我的朋友。
  


文坛.百味人生收录 原创[文.百味人生]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jjssqqpp Re:回顾2005 回复时间: 2006.01.14 20:18

    因为艰苦而难忘,因为珍贵才记得。朋友一生一起走,我们怎能忘记那些光辉岁月。

回    复    

回复人: x烧X Re:回顾2005 回复时间: 2006.01.16 12:28

    校园生活是最让人难忘的了,一起笑一起苦.....都是在一起
  
  好文,真是感动.

回    复    

回复人: happy诗尧 Re:回顾2005 回复时间: 2006.02.04 12:33

    我和你一样高中有一群死党,现在我一个人去了一个大学。看了你的闻章又让我想起了他们,还有曾经的感动。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