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甘肃贴图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风舞九天 收藏:0 回复:10 点击:5547 发表时间: 2005.12.24 11:31:53

风之故乡------青州[贴图]


  云门山位于青州成南五华里,海拔408米,平野拔笏,松荫覆足,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山东名山。
    山上有洞如门,高阔过丈,南北贯通,远远望去似一轮明镜高悬太空。每当夏秋季节,云雾低空缭绕,穿洞而过,如滚滚波涛,将山顶亭阁庙宇托于其上,若隐若现,蔚为奇观,谓之"云门"或称"云门仙境",云门山因此得名。
    云门洞阳坡西侧,有一天然罅隙,口如井状,深不可测,夏秋季节,常有云雾泛出,名日"云窟",经它造云,由云门升天。"云窟"、"云门"相互呼应,旧传隋朝的北海人李清曾入窟学道。明朝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一书中的《地道人独步云门》一篇,就是根据这个传说演义而成。
    云门仙境,历来颇得佛、道两教的青睐,山阳有大小5个石窟,石刻造像272尊,主要为西方三对像,也有力士、释迦多宝二佛说法像等。有题记者可追溯至开皇九(589)年,虽经1400年的沧桑变易,风雨剥蚀,这些造像仍然保存基本完好。明清两代,在云门山题刻者更多,这些题刻和碑碣都是研究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和云门山之历史较为准确的资料,在众多的题刻中最有名的是山阴处海内外罕见的巨大镌刻"寿"字,该字结构严谨,端庄大方,坐南朝北,通高7.5米,宽3.7米,单是下部的"寸"字就高2.22米,为大个头的汉子所不及,故当地有"寿比南山"、"人无寸高"之说。
    这个"寿"字是明嘉靖年间衡王府内掌司冀阳周全所献书。端详此"寿",字体挥洒俊逸,笔划圆泣流畅,虽千凿百斧雕成,却不露分毫痕迹,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是书法石刻艺术的瑰宝。自此,青州官民,朝野上下,去云门山拜寿的人络绎不绝,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了。近年来,众从的中外游客都把能到云门山参拜大寿字作为自己最大的心愿。
    云门山后东侧,有明朝嘉靖年间衡王府周全开造的"万春洞"。该洞高1.6米,宽1.2米,洞室外宽阔,深达5 米,在洞南侧,雕塑有陈抟老人枕书长眠的石像一尊,北侧有两个空台。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毫州真源人,在陈抟石雕头部的上方有明朝隐士雪蓑题写的《山居吟》一首:"野宿石庆类洞天,斗笠脱放海东边,夜深熟睡白云起,莫管龙来榻下眠"。 当地民间有"陈抟一睡八百载"的传说。
    云门山主峰名"大云顶",形若鱼脊,东西走向,上多寺庙宫观,山巅植"东岳大帝"之宫,树"泰山老母"之祀,东西建阆风亭,新修盘石级968级。建云门山"八仙亭""望寿阁",红墙青瓦,古色古香。被山东省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游览区。近年来,中外游客日益增多,云门山人涌如潮,列户成峰 ,登顶俯瞰,一望无尽,山野之盛,远胜往昔。

   

------------------------
天地间有一种东西叫雪,从天而降,落地而化;人世间有一种东西叫爱,自吸引中诞生,升华中融洽;恋人中有一个人是你,识于偶然,止于永久!http://comic.js.chinavnet.com/flashfiles/mtv/huanghun.swf

贴图[文.在路上]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风舞九天 Re:风之故乡------青州[贴图] 回复时间: 2005.12.24 11:33

    偶园,位于青州城南偶园街197号,是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冯溥的私家花园,当地人称为"冯家花园"。因为冯溥在京城为官时住在万柳园,所以他就将皇帝赐给他在青州的宅第称为“偶园”,取“无独有偶”之意。据《偶园记略》记载,偶园主要的建筑有:一山(三峰假山),一堂(佳山堂),二水(瀑布水、洞泉水),三桥(大石桥、横石桥、瀑水桥),三阁(松风阁、云境阁、绿格阁),四池(鱼池、蓄水池、方池、瀑水池)、四亭(友石亭、一草亭、近樵亭、卧云亭)。偶园的规模虽不大,但它结构严谨,布局得体,别有一番情趣,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园林建筑艺术。
  
   在偶园,最富吸引力的当属偶园假山。它是由明末清初著名的叠石家张南垣设计督砌,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具有康熙风格的一座人造假山,她浓缩了九州山川秀水,石峰参差,亭台错落,溪流蜿蜒,瀑高潭深,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被誉为国宝。除了假山,偶园内还存有“福、寿、康、宁”四大奇石。
   这些奇石玲珑剔透,气度不凡,在当时就有“一两石头一两银”的说法,可见这些天然巨石的珍贵。
  
   

------------------------
天地间有一种东西叫雪,从天而降,落地而化;人世间有一种东西叫爱,自吸引中诞生,升华中融洽;恋人中有一个人是你,识于偶然,止于永久!http://comic.js.chinavnet.com/flashfiles/mtv/huanghun.swf

回    复    

回复人: 风舞九天 Re:风之故乡------青州[贴图] 回复时间: 2005.12.24 11:35

    玲珑山位于青州市西南十公里处,又名北峰山,早年间还有个名字叫逄山,那是因为殷代的诸侯逄伯陵氏封于此地而得名。嵯峨的石峰林凸起在浑圆的山顶上,远远望去,恍好一座雄踞山巅的古代城堡。玲珑剔透的怪石,形态各异的洞穴遍布山林,它简直像一块巨大的盆景石,搁置在天地之间。玲珑山主峰海拔567米,峻峰锐起,耸拔突兀,实为一方之冠。
  
   玲珑山后阴,有北峰溜,据传古代曾有北峰寺建于此,其西侧鸡冠山下有一峪,当地称作"字峪"。著名的北魏时平东将军青州刺史郑道昭《白驹谷题名》即刻于西崖壁间。他在青州刺史上,忽然接到朝廷的命令,要他回京都洛阳再次担任秘书监。已是晚年的郑道昭对于仕途升迁没有多大兴趣,相反倒是对自己待过一些时间的地方颇有点留恋。启程之前,他再一次来到玲珑山,饱览那里的风光,告别那里的"仙山琼阁"。夕阳的余辉在逄公祠的瓦顶上反射着金光,成群的归鸦从头顶掠过时发出哇哇的叫声。郑道昭伫立在这幅"日薄西山"的夕照图中,想起一生的坎坷,忽然产生了一种干脆在玲珑山隐居的想法。但毕竟是朝命在身!不由得心中充满惆怅和不悦。晚上借宿逄公祠,祠中的主持道人象是猜透了这位尊贵客人的心情,他笑容可掬地来到郑道昭下榻的房间,秉烛而立,恳请郑道昭留个纪念。郑道昭大概也乐得"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没作任何推辞,便挥毫写下了十五个径尺大字:"中岳先生荧阳郑道昭游磐之山谷也"。这十几个字不仅大得出奇,而且结构宽博。主持道人惊叹不已,只是看那词意不象是给祠中写的,便托辞道:"寒祠狭窄,偌大的字幅儿实在是挂不开呀!"郑道昭冲道士一拱手,说:"烦请仙长费神,就把它镌刻在白驹谷中的石壁上吧!"说罢又重新提笔,写了"此白驹谷"四字。这十九个径尺大字,笔笔银钩铁划,折如刀戟,雄建孔武,力透山石,笔意苍老,端雅可爱,最受后人推崇。另一处郑道昭《白云堂题名》刻于山南通天洞庭湖的前壁上,为"荧阳郑道昭白云堂中解易老也"共13个字,字径一寸四分。最后一处为九个字,在山巅祠宇东北门侧,"荧阳郑道昭解衣冠处"。郑道昭在玲珑山的前两处题刻,虽经一千五百年风吹雨淋,至今保存完好,几无风化,斧凿之痕历历可辨,临碑细品,钢锋利骨,赫然在目,给予人以酣畅淋漓的艺术享受。
  
   玲珑山的郑道昭三处题名石刻与掖县、平度的郑文公碑交称"魏碑三奇"。对研究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有着重要的价值,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近年来,众多的中外书法爱好者,尤其是日本的书法家都不远千里,专程来玲珑山瞻拜,登山越岭,不辞辛劳.
  
  
  
   

------------------------
天地间有一种东西叫雪,从天而降,落地而化;人世间有一种东西叫爱,自吸引中诞生,升华中融洽;恋人中有一个人是你,识于偶然,止于永久!http://comic.js.chinavnet.com/flashfiles/mtv/huanghun.swf

回    复    

回复人: 风舞九天 Re:风之故乡------青州[贴图] 回复时间: 2005.12.24 11:37

    范公亭公园位于青州城西门外一块300余亩大的小盆地里,包括范公亭和李清照故居、洋溪湖、永济桥墩和满心亭等景致,这里地势低洼,绿树成荫,南阳河穿流其间。这里虽与城里只有一墙之隔,但由于地处盆地之中,气候宜人,冬暖夏凉,严冬不结冰,盛夏无酷暑,气温城里相差3~5度,是一处难得的旅游胜地。
  
   皇二年(公元1050年),著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的范仲淹为政青州时,青州一带流行一种"红眼病",蔓延很快,为此,范仲淹亲自汲水制药,发放民间,很快制止了瘟病的流行,百姓感激不尽。恰在这时,南阳河畔有泉水涌出,且水质纯净,甘甜可口,饮用制药都相宜,百姓以为这是范公的德行感动了苍天,就取名"醴泉"。并在泉子上建造了一座亭子,后人感念范公,就把"醴泉"叫做"范公井",把亭子叫做"范公亭" 。
  
   范公亭为六角形,顶开一圆孔,与井泉上下相对,其亭之柱上木下石,别具风格。迎面的柱子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井养无穷兆民允赖,泉源不竭奕世流芳"。亭东有三贤祠,为后人祀三位青州知州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之所,范祠居中,建于范公离青不久,富公祠与欧阳公祠故址均在城西瀑水涧之侧。明末皆移建于范公祠左右,称"三贤祠"。范公亭院内有数棵唐楸、宋槐,虽说已活了千年之久,但仍然枝繁叶茂,生机 盎然。院门南侧,植翠竹千竿,使这一组古老的建筑越发显得清静幽雅,生机勃勃。古树下,翠竹旁,耸立着一块块石碑,或为历代名人缅怀先贤的题刻。
  
   出范公亭大门北去,穿绿荫过小桥约百米就到了李清照故居。我国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住在青州的14年中,收集了大量珍贵书籍、字画、金石之物,写出了著名的《金石录》30卷和许多流芳百世的诗作。
  
  
   

------------------------
天地间有一种东西叫雪,从天而降,落地而化;人世间有一种东西叫爱,自吸引中诞生,升华中融洽;恋人中有一个人是你,识于偶然,止于永久!http://comic.js.chinavnet.com/flashfiles/mtv/huanghun.swf

回    复    

回复人: 风舞九天 Re:风之故乡------青州[贴图] 回复时间: 2005.12.24 11:39

    驼山,位于青州城西南,离城6公里,主峰海拔408米,为古青州八景之一,被称为"驼岭千寻"。它绵延数城,顶上双峰对峙,远处望去,还真有点儿象卧着的骆驼哩!明朝正德年间,官居兵部尚书,太子太保的乐平人乔宇书写的"驼山"两龃笞郑?镌刻在山前的石壁上,至今仍赫然在目。单凭这两个字,游客们就会觉得驼山气势非凡了??
  
   其实,驼山之所以引人注目,遐尔闻名,不仅仅因为它有陡峭的山峰、古老的松柏以及盘桓而上的"天梯",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为数众多的石窟造像和"昊天宫"等价值极高的文物古迹。现在它是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山前,悬崖耸空,峭壁峥嵘,夏秋季节常有云雾缭绕,著名的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群就在这里。崖壁间并排着的五座石窟和一处摩崖,共有大小佛像六百三十八尊。最大的高达七米有作,最小的还不中十公分。这些大小不一的石佛,雕刻技术精湛,造型优美生动。据专家鉴定,它们早的诞生于北朝后期的北周,晚些的刻成于中唐,是我国古代造像中的珍品。研究这些佛像,不仅可以找到佛教在山东半岛流传的历史渊源,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艺术享受。 你看,第二窟中的那尊菩萨像头上戴有雕刻着复杂花纹和宝瓶的高冠,冠两边有两根飘带下垂;颈上戴着连珠项链,细微的璎珞从左肩一直垂到腿部,长裙曳地,给人以朴素大方、形象逼真之感,有着鲜明的隋代造像艺术特点。再看第四窟的菩萨像,胸前佩有兽头形的环饰,姿态稍微弯曲,这是典型的唐初造像特点。最精美的还是第一窟内如来佛左侧那尊亭亭玉立的观音菩萨像!她面容圆润,神态端庄,头梳罗弦式高髻,颈有横线,胸前有极细致的璎珞充作项链,肩上有帔巾斜垂,下着贴身长裙,如同刚刚出水一般,腰间又褒以袜肝,蝉翼般的薄纱似乎在轻轻飘指着,优美的身姿欹斜而有曲线。据考证,这座石窟开造于唐武则天长安间,到现在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驼山,离石窟不远,现存山顶的"昊天宫",乃是过去道教盛行的痕迹。昊天宫,南北长约一百五十米,东西约一百米,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它分为七宝阁、玉皇殿、戏楼、东西配殿和廊房等,共计殿、堂、楼、房等五十多间。玉皇殿为木石结构,雕梁画栋,气势雄伟;七宝阁则系石质无梁双拱阁楼式建筑,结构奇特,坚固耐久。院内南侧,有两眼深池,名日天泉。池边耸立着的一块石碑上,镂刻着明朝青州知府杜思撰写的"天泉"两个大字。南门外还有"天河"、"天桥"和"五龙池"等。东门外不远处的山岩下,有 "净海池",池水清澈见底,平明如镜,根本看不到有泉水外涌,但是池子却四季盈溢,怎么汲用也不见少,这就是志书上多有记载的"龙湫"了。山门外,古柏夹道,柏树下自然错落的青石如同条凳石几过去那些上山朝拜的香客们是务必要在这里休息片刻的。 昊天宫始建于什么年代,现在已无从考究,人们只是从里里外外那一百二十多座石碑上查知,它在元朝至元二十七年就重修过了。即使从这次重修算起吧,到现在也有六百九十多年的历史了。
   

------------------------
天地间有一种东西叫雪,从天而降,落地而化;人世间有一种东西叫爱,自吸引中诞生,升华中融洽;恋人中有一个人是你,识于偶然,止于永久!http://comic.js.chinavnet.com/flashfiles/mtv/huanghun.swf

回    复    

回复人: 风舞九天 Re:风之故乡------青州[贴图] 回复时间: 2005.12.24 11:42

    青州城东关,在回族群众聚居的东关昭德街南端路西上,有一组规模宏伟、格调别致的古代建筑群落,那就是我国三大元代伊斯兰教寺之一的青州真教寺,寺院面积4000多平方米。真教寺门楼高十余米,正面匾额是石刻"真教寺"三个斗大的汉字,背面则有砖雕阿拉伯文"麦原吉德",意为"礼拜真主的地方"。寺内二门墙壁上的一处碑文清楚地告诉人们,该寺始建于元大德六年,当时为元朝宰相伯颜的后裔所立,算来有680多年的历史了。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创立不久 ,就随着一些来华经商的阿拉伯人陆续传入中国。元代,蒙古族人忽必烈统一全国,他将当时被称为色目人的中亚细亚人能成"西域新军",大量派驻内地。随着这些新军的大量涌入,伊斯兰教也就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后来,一些军人家属及其后裔陆续在青州定居,适应他们生活的需要,青州真教寺也就在这时"应运而生"了。据当地回民现存的赵氏族谱和杨氏族谱记载,赵氏原为元初大将伯颜的后裔,杨氏则是伯颜察尔的后代子孙。
    青州真教寺的建筑风格,处处体现着穆斯林信主尊圣的虔诚心理。它同所有的伊斯兰教寺一样,大殿内并无神像敬供。那个音译为"来海拉布"的壁龛,只是用来指示礼拜朝向的。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全世界所有的礼拜圭都必须背对圣地麦加的"克乐白"。这就在全世界形成了如下布局:非洲的寺院座北朝南,苏联一带的寺院座南朝北,欧洲的寺院座东朝西,中国在麦加的东南方,所以伊斯兰教寺自然要座西朝东而建了。
   青州真教寺,熔阿拉伯建筑艺术与中国建筑艺术于一炉,远看象中国古式建筑,近看又处处有着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印痕。作为主体建筑的大门、二门、礼拜殿、望月楼等,全都排列在一条东西走向的中轴线上,左右对称配列,三进院落,拾级而上,完全是中国宫殿式的建筑风格。但是,伊斯兰教"认主独一",除去"真主"以外,他们不认为宇宙间还有神灵存在,因此,他们的建筑物上当然就不会出现什么龙呀、兽的一些具有神秘色彩的装饰物了。说来我们不能不佩服当时那些建筑设计家们的匠心,他们既按照中国人的习俗设计安装了一些象征吉祥的砖雕饰物为"似兽非兽,有眼无珠;远看是兽,近看是花"。真的,就连"龙头"上突出起来的两颗眼睛还是两个待放的花蕾呢!"有铃不响"毫无疑问是建筑设计家们匠心独运的另一妙处。你瞧,建筑物的四个挑角上都悬有风铃,可是谁都别想听到叮叮咚咚的响声,因为铃中无锤,据说这是为了不致干扰教徒礼拜时的虔诚。此外,那座全寺的主体建筑礼拜楼,系由前殿、中殿和望月楼三个部份相"勾连搭"而成,站在高处望去,整个殿身的平面图是个"主"字,这正符合礼殿是"主的天房"的说法。
  
  
  

回    复    

回复人: 风舞九天 Re:风之故乡------青州[贴图] 回复时间: 2005.12.24 11:44

    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
  
   

回    复    

回复人: 风舞九天 Re:风之故乡------青州[贴图] 回复时间: 2005.12.24 11:46

    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
   

回    复    

回复人: 风舞九天 Re:风之故乡------青州[贴图] 回复时间: 2005.12.24 11:47

    青州舍利塔下铭
   

回    复    

回复人: yueyinghan Re:风之故乡------青州[贴图] 回复时间: 2005.12.24 19:09

    古老,以后有机会去看看.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落雪飞花 Re:风之故乡------青州[贴图] 回复时间: 2006.10.21 08:58

    看得出你对名胜还挺有研究,我这个当地人都自叹弗如啊!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