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安徽般若九华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般若草 收藏:1 回复:5 点击:6217 发表时间: 2005.12.22 22:36:50

放眼读孝经


  “子承父业,光宗耀祖。”放眼读去:前辈为父,后辈为孙,我辈则为子。民族乃族宗,祖国则祖先之居地,世代生息之故土。所以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中华是每个炎黄子孙的大孝所在。大孝于天下者,在于忠君爱国。忠君在于敬事,敬事在于专精,专精在于诚心,诚心在于尽意。诚者始终,尽者竭力。
  忠君爱国,身为臣,上级为君。身为君,下属为臣。同事搭档敬之以君,爱之手足,企业事业为国,齐心协力。为人者,父子一颗心,君臣一身担。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人以命为本,命以身为本。杀人害命有罪,自残自杀岂不自罪?至于造假贩毒,毁伤他人等等,良心何在?父母何在?天下父母心,皆望子成龙,岂有望子成盗贼恶魔而作奸犯科耶!自尊自爱,庶民之孝也。
  民之发肤,受之国母,不敢毁伤。国以民为本,所以发展医疗事业教育事业,健全社会保险,加强社会治安,以富民强国。国泰民安,天子之孝也。
  
  人伦九族,高曾祖,父而身,自子孙,至玄曾。谁人不子孙父母?所以孝乃天经地义。然人之大小贤愚不同,孝之境界各有不同。儿童只可“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我们当心怀父母,放眼祖国,立足自身。自身何以立?修身行道为是。朋友最近发来短信:【种下思想,收获行动;种下行动,收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品德;种下品德,收获命运。】这正是修身行道。身是身心习性,行是为人处世之行为。大凡人都易知应该怎么做,但往往很难做到。知道礼貌宽容,事到临头,怨烦急气怒一触即生,悔过改不过;知道烟酒牌不可过度,却每每过之又过,发恨恨不了。这就是心之欲,性之习使然。所以顿悟容易渐修难。“渐修”便是慢慢地修正言行举止,如朋友说“种习惯”。种嘛,浇水施肥而营养,修枝剪叶而完美,风吹雨打中慢慢长大成熟。我曾经写过一个心得:“天地之间有大道,俗人知道做不到。仙佛比人更多情,只是知道做得到。”我们是俗人俗在哪?就那么一丁点儿,做不到。
  
  先贤有言:书都让古人写完了,就看子孙怎么读了。这里的书当指蕴涵哲学道理的经书。我们应该好好读书,放眼于天地,收眼于身心,修己敬业,孝敬父母,孝敬祖国,做一个孝子。佛说:孝敬父母既是修大乘菩萨。
  
  
  
  
  
  
  
  
  
  
  
  
  
  

------------------------
见人都欢喜,无须再拜佛.

原创[文.百味人生]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书剑双绝 Re:放眼读孝经 回复时间: 2005.12.24 00:02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般若草 Re:放眼读孝经 回复时间: 2005.12.25 16:12

    今天看佳片有约:《我爱贝克汉姆》.说道姑娘爱足球,父母坚决反对的故事.年轻的女足教练要求队员必须经过家长同意.当他知道有天赋的茜子姑娘瞒着父母时,亲自去她家向父母道歉并希望父母了解自己女儿的天赋能支持她,女儿的天赋对她的一生很重要.女主人抢白:有什么比孝顺父母更重要?!教练被传统观念的印度父母客气地拒绝了.教练私下对姑娘说:我不希望你离开,但你要尊重父母.最后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姑娘的足球梦圆满实现了,在获得足球奖学经的同时也收获了美丽的爱情....这个故事从一个角度很好地诠释了"孝顺父母"的意义.孝顺父母不见得言听计从,不见得子承父业,而是不要违逆父母的情感让他们伤心,在有分歧时要想办法达成共识....现在常常有小孩离家出走的事,父母该多伤心?
  
  "生而至其乐,病而至其爱,为而至其安...否则日有三牲之养,仍不为孝也"为人当知孝,当知何谓孝,如何行孝.古时以孝启蒙儿童,"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是很科学的.我们小时候没有书读,更不知道孝经,却记得当年让写作文,批判"光宗耀祖"的资产阶级孝道;批判"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资产阶级人性论,现在想来,十分可悲.

回    复    

回复人: 般若草 Re:放眼读孝经 回复时间: 2005.12.26 09:59

    经,常道也。通四海,塞天地。它是圣贤对宇宙、生命、社会历史的经验总结和哲学思维。所以,佛儒道基督永不灭。所以经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愚者见愚,邪者见邪。

回    复    

回复人: 蓝湖之鱼 Re:放眼读孝经 回复时间: 2006.01.12 15:15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 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考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 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 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 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 陈之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 好恶,而民知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 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 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 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 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 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 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 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 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 忒。』」
  

3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狂野长啸 Re:放眼读孝经 回复时间: 2006.07.03 11:46

    孝道乃做人之根本!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