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贵州事事关心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鸣笛 收藏:1 回复:10 点击:6562 发表时间: 2005.12.10 13:22:49

再谈水荒与地震


  在贵阳晚报上看到了贵阳市已经编制出环境应急预案的消息,遂想到一定是哈市的水污染和解振华的引咎辞职才炮制的。
  
  在我的记忆中,国家对可以预见的公共突发事件规定必须建立应急机制的有近二十种。按照内紧外松的原则,已经建立的预案一般只是掌握在政府部门和相关的业务部门手中。那么贵阳有意向外界披露此事是否想证明自己对公众是何等的负责?
  
  我以为,即便国家层面没有预料到诸如哈市这类环境事件应该建立应急预案,可是各个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为什么就不能从众多的灾祸中举一反三呢?试想,环境部门是早而有之的,除开平素对环境质量进行监管以外,难不成就压根没想到化工厂可能发生爆炸,产品运输途中也可能出现不测等一系列问题?平时为甚就没有想到要有一个应急预案呢?
  
  今年盛夏,我有幸去了一趟欧洲,对那里看重人的生命和人的价值印象最深。一个人死于非命都是爆炸性新闻,如果是几十上百人的群死群伤那简直是不可理喻之事。中国人命贱么?为什么一次次的天灾人祸换不来人们对它的觉醒?
  
  其实,凡是有利于公众的制度,老百姓都会理解和支持。关键看执政者的素质和敬业精神。有些制度看起来比较繁琐,但习惯就成自然。在百姓眼里,政府建立的应急制度公布与否并不十分重要,他们要的是廉洁高效的去谋事,办好事。
  
  历数世界上国与国之间发生的战争皆因争夺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引起,一般在矿产资源上多是以强凌弱,而水资源则多是邻国纠纷。节能问题已经说得太多不想再论及。再试想,假若流入松江的毒性物资再多一些,假若哈市的地下水都遭了污染,偌大一个城市全然依靠外地供水又将呈现什么样的局面?所以,实施地下水适时监测并着力控制地下水污染刻不容缓。
  
  在现代城市里,水、电、路等都是可以致命的玩意。哈市的水荒事件给世人提了一个醒,对涉及老百姓生死存亡的一系列“生命线”工程都得来个清查和盘点,凡是有可能发生的公共突发事件必须尽在预料之中。否则还将付出更多生命的代价。
  
  江西瑞昌发生的地震在国内外说来并不算大,但对于瑞昌而言却是惊人的。既然百年难遇,说明总是存在着可能。目前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难预料和防范的一种灾害。但并否说明震前预报就面临绝境,只是现在的研究水平还没有完全把握它的规律,离开了规律谈预报无异于瞎子摸象。
  
  地震是地球构造运动过程中能量积累与突然释放造成的,其孕育和触发不仅受地球内部应力的影响,还与天体运转有关。业内把地震预报分为长、中、短、临四个阶段,其中临震预报需求最迫切却最难做到,因为地震波出现到发震也就几十秒钟,争取自救时间几乎没有可能。但最近有研究者用“板块学说”得出这次事件的元凶乃华南亚板块移速快于华北亚板块的结论。这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新思路:既然如此,那就有必要把眼光分一部分出来放在研究我国以至亚洲那些鲜为人知的断裂带上,包括天文地震学的介入。
  
  这个研究结果衍生出来的重大意义可以昭示人们,在城市化、城镇化和重点建设工程中,决不能无视地壳稳定性、地震和地质灾害的潜在威胁。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就有选址不当的事情一再发生,最近又传来号称跨世纪调水工程的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究竟能不能上马的争论。这个将穿越青藏高原东缘的工程,5座枢纽有4座坝高逾100米,渡槽、明渠组成的引水线路和7条引水隧洞分别逾200多公里。而青藏高原是著名的新构造运动活跃地带,分布有极强的断裂、地震带,如果研究不透,方案草成,且不说从大渡河取水对长江干流和沿途几十个县城有何影响,地质作用对工程自身的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已经叫喊多年,超之过急可能酿成大祸。在很多问题没有闹清之前,不急于在“太岁”头上动土无疑是明智的。
  

------------------------
鸣笛

热点.时事关注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美灵 Re:再谈水荒与地震 回复时间: 2005.12.10 15:41

    鸣笛兄又一篇从专业角度来谈论近期国内发生的重大灾难故事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很专业性的建议和设想,非常受益。人类不尊重自然规律,不讲科学,那到头来受难的一定是自己。科学决策,合理利用资源,生活可以更美好。好文,欣赏!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阳光风雨后 Re:再谈水荒与地震 回复时间: 2005.12.10 16:10

    这些年气候异常,常和朋友们谈及灾难话题,很多人的知识仍然停留在过去,比如说关于地震带,很多人都还是认为只有过去地理书上说的那些地带才可能发生,江西湖南包括广西大部分都不可能发生地震的.我想,就是权威人士也一样的认识.忽略了多年地壳运动和人类活动带来的变化.如果再不重新认识,我想在灾难来临时我们只有无奈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木水 Re:再谈水荒与地震 回复时间: 2005.12.10 20:21

    水的重要性对人类与氧气并存,地震也会破坏人类的居住环境,前者人祸多,后者天灾多,这都是文明世界要研宄的课题,才会临危不乱....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jjssqqpp Re:再谈水荒与地震 回复时间: 2005.12.10 20:34

    不只是天灾,更是人祸。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mingzhong Re:再谈水荒与地震 回复时间: 2005.12.10 21:38

    在现代城市里,水、电、路等都是可以致命的玩意。对涉及老百姓生死存亡的一系列“生命线”工程都得来个清查和盘点,凡是有可能发生的公共突发事件必须尽在预料之中。否则还将付出更多生命的代价。
  说得好。希望引起政府及职能部门的关注!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方林 Re:再谈水荒与地震 回复时间: 2005.12.12 14:32

    这该成为一个重视的问题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雪飘花语 Re:再谈水荒与地震 回复时间: 2005.12.14 12:12

    有备无患,只有人们认真防范,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夜风天浪 Re:再谈水荒与地震 回复时间: 2005.12.17 12:10

    因为人多 所以命贱……
  
  如果地球上只剩两个人 那每个人心中对方无疑都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但人越多 别人在自己心中的重要程度就越低 而自己的生命重要程度则相应提高 现在社会这么多人 八成还顾念着别人生命的已经成极少数了 所以社会淡漠 不是人心不古 而是形势不古
  
  造成生态环境变动 也不只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 我们也在被迫承担其他国家不正确行动的恶果 科技是双刃剑嘛 只是往往都只看一面而已
  
  有些事情 仅仅因为迟了所以就变了结果……

------------------------
少年总是比较有勇气,敢于尝试新鲜的事情;

2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x烧X Re:再谈水荒与地震 回复时间: 2005.12.19 21:12

    天灾能逃过吗?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一池秋梦 Re:再谈水荒与地震 回复时间: 2005.12.23 12:59

    亡羊补牢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