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四川旅游 回复帖

被回复帖: 木铃的《行走西部6——残垣土墙》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徐博达 收藏:0 回复:1 点击:105 回复时间: 2005.11.11 13:37:48

Re:行走西部6——残垣土墙


  文县狭长的街边,鳞次栉比的老屋,接瓦连橡。这个橡是椽的笔误吧。
  境内有珍惜(稀)植物珙桐、香果、银杏。
  见我们指点、辩析(辨析)那土墙
  
  那是风雨播种的植物。 这是第一段的文眼。
  
  仿佛,见人猛地抖落开一幅历史长卷,哗哗泻过无数人和事。
  那一大群老幼争先恐后的述说,那些带着浓厚方言的口音,唤醒了我们心中蛰伏已久的关于历史的苍茫记忆。
  
  “你们那里不会有城墙吧?”
  回首,见一老翁,手柱一杖,宛如老松树一般伫立着,核桃皱般的脸上闪跳着诡谲的笑意和自得的骄傲,俨然由历史深处走出,正对着一群呀呀学语的惶惶儿。
  
  老翁仿佛由历史深处走出,他对于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怀着无比的热爱与自豪。那样的自豪,是来源于历史的沉淀。也许他把握不了历史沉淀下来的那部分东西,然而日夜朝夕的相处,却已经将他的整个身心浸润了。可以说,他是那块地方、那段历史的代言人,仅管他并不自知。
  
  “那是他们记忆中的血肉。”
  贫穷也不能稍掩历史的庄严与肃穆,因为时间赋予了它足够厚实的东西。以物质的方式延续,是速朽,以精神的方式延续,则近于不朽。
  
  木铃的行走西部之六,使得自己在苍莽辽远的大地上留下的足迹显得越发清晰。她的下一站,还将展现给我们什么样的风景,什么样的故事,我们无法预知。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她还会继续带给我们惊喜,带领我们深思,她的脚步不会停止,她的思想不会停滞。因为,她还在路上,一路向西。
  


删   除    

回帖


回复人: 木铃 Re:徐博达 回复时间: 2005.11.11 20:56

    脸红了。
  瞧这错别字。不好意思啊,徐老师,我竟然真没发现这么低级的错误。
  立马改正。
  我的下一篇还是写文县,我们被雨困住了。
  

删   除    有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