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颂 |
蚯蚓,也称曲蟮、地龙。古人认为它善长吟于地中,故江东渭为歌女,或谓鸣砌。乡间有俗谚说是:蝼蛄叫了一世,却被曲蟮得了名声。
蚯蚓本是地下一小虫,初观之,软小、 丑陋。汩汩涌涌其形极不雅,往往使人联想到那污秽之物。人见之多避去,抑或将其除之为快。
其实蚯蚓确是大大的益虫唉。它掘地钻孔,把泥土疏松,使得雨水能沁入,树根能伸长,又将杂草树叶拖入土中而食之,其又将无数的土块从地下抛上来,此即所谓曲蟮粪,是植物的好肥料。土地假如没有蚯蚓,则即将成为冷,硬,缺少发酵,因此也将不毛了。
蚯蚓之为物虽微小,其功绩实不可不谓伟大。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蚯蚓之功在稼穑,就此足可以与禹稷、后稷相比了。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蚯蚓的药用价值,有所为川地龙、沪地龙、广地龙之说,因此它在治病救人方面也是功劳大大的哟。
今世环保问题严重,垃圾成山,废物成堆,遂有人发现蚯蚓有处理垃圾之功能,故而,有人专门把它养来处理垃圾。如此小物,今又成为了环保小卫士。
早在东晋时期,大学者郭璞就专门写了一篇《蚯蚓赞》,其上云:“蚯蚓土精,无心之虫,交不以分,淫于阜溢,触而感物,乃无常雄。”
其实早在远古时期,古圣先贤们就对蚯蚓作了极高的评价。继往圣开来学的孟子就说道:“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bo 4)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孟子•滕文公下)
是说:在齐国人士中间,我一定要把仲子比作大拇指。但是,他怎么叫作廉洁?要推广他的这种“操守”,那只有把人变成蚯蚓才办得到。那蚯蚓,在地上便吃枯草和泥土,在地下便喝泉水。仲子所住的房屋,是像伯夷那样廉洁的人建筑的呢?还是像盗跖那样的大盗建筑的呢?他所吃的谷米,是像伯夷那样的人所种植的呢?还是像盗跖那样的人所种植的呢?这是无法得知的。
你看孟夫子竟将名人贤士与蚯蚓来媲美。他把蚯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的行为,看作理想的极廉的贤士才有的生活,可谓极端的佩服矣。
不仅如此,荀子在他的《劝学》篇中更进一步说道:“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其自身与自然赋予的条件显然不能与具有六跪(八跪)外加二螯的螃蟹相比,是所谓的弱势群体。但人家却能照样的生存,而且逍遥自在的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宁肯在地下默默无闻,无声无响,甘耐寂寞。相比之下,螃蟹的武装可谓强大,是所谓的强者。可是它自己却居无住所,只能抢占、跻身或在蛇鳝废弃的窝中居住。看看它横行霸道,招摇过市的样子,你能想象出它的惨状吗?这都是为什么呢?荀子给我们作出了答案。劣小柔弱的蚯蚓时时刻刻,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心一意,心平气和,宁静专注,努力进取,正所谓其用心一也。后观貌似强大的螃蟹,纵有上天给与的天赋,却过着下贱的生活。这都是因为螃蟹招摇撞骗,气势汹汹,不可一世,横行霸道,愚弄乡邻,骄傲自大,浮浮躁躁,不务实际,正所谓其用心躁也。
旷野中的哲学比之于人,其道理也是一样。当你具有先天不足的时候,想想蚯蚓;当你因为运气不佳,失去了作强的机会时,想想蚯蚓;当你因为不可抗拒的原因使自己处于弱势时,想想蚯蚓;总之,假如你所处的是弱势、逆境,不要灰心,不要气馁,学学蚯蚓的精神。反过来当你比照螃蟹有类似的行为时,检点一下自己,只要努力还有希望。所谓学以致用,处处皆在。当年笔者身卧病榻,除了意识尚在,其它“武功”全废的时候,就是用不断的默念荀子的这段语录来自勉的。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徐博达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14 15:47 |
|
文如蚯蚓,切题合意,语句朴实平淡,乃于细微中见精神。当顶!
|
|
回复人: |
九九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14 18:33 |
|
可见你钻研的功夫!
|
|
回复人: |
悠然心会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15 10:25 |
|
是的,科学家发现蚯蚓所经过的地方,植物基本上很少患病.于是,他们从蚯蚓粪便上提取一种氨基酸.所谓的大分子.经过加工后.制作成一种生物农药.专门对付真菌性病变.很好的.
|
|
回复人: |
佩玉鸣暖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16 09:29 |
|
很特别,不错
|
|
回复人: |
春风话语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16 12:19 |
|
欣赏!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
回复人: |
爱到荼靡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16 12:59 |
|
每次读你的文字都有不敢再写的感觉
|
|
回复人: |
透明的季节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16 13:41 |
|
读你的文章很深奥
很佩服
|
|
回复人: |
桥东夕照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16 15:00 |
|
很欣赏你的文章。佩服。
|
|
回复人: |
海魂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16 16:03 |
|
好文章!
六跪(八跪)外加二螯
六跪可能不含后面两只像桨一样的脚。
蟹10腿,前两个抓东西,中间6个爬行,后面两个划水。
|
|
回复人: |
海魂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16 16:03 |
|
好文章!
六跪(八跪)外加二螯
六跪可能不含后面两只像桨一样的脚。
蟹10腿,前两个抓东西,中间6个爬行,后面两个划水。
|
|
回复人: |
雅茹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16 16:17 |
|
不错!文章折射出的道理深刻,耐人寻味.
喜欢文章的结尾.我要学习啊.
|
|
回复人: |
木犁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16 17:17 |
|
劣小柔弱的蚯蚓时时刻刻,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心一意,心平气和,宁静专注,努力进取,正所谓其用心一也。后观貌似强大的螃蟹,纵有上天给与的天赋,却过着下贱的生活。
|
|
回复人: |
草星星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16 18:36 |
|
写得真不错!
|
|
回复人: |
张宇轩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17 08:30 |
|
有内涵,够档次!
|
|
回复人: |
张宇轩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17 08:30 |
|
有内涵,够档次!
|
|
回复人: |
灵石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17 09:23 |
|
写的太好了,文章中也表明,生命在风的呼吸中升华。
|
|
回复人: |
雪克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17 10:37 |
|
为了母亲的血管柔软
万物吸足更多氧气
你来于泥土 又
归于泥土。。。
读好文,想写首诗!
|
|
回复人: |
zimalian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17 16:31 |
|
我赞颂丘蚓的敬业和执着,可是我怕它的过份的柔蠕,因为
我特怕蛇,它的型象有蛇的缩影.....
|
|
回复人: |
弯弯心仪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18 12:55 |
|
学校的花圃里曾经见到过很多蚯蚓。
好文呢!
欣赏了。
|
|
回复人: |
mmwen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18 12:58 |
|
蠕虫类的动物都十分惧怕
------------------------ 爱情只是一场美丽的骗局,从中醒悟过来的人都为自己所失去的东西后悔,但在这场骗局中失去的青春、情感,又怎么能够追回!!只是徒增伤心罢了。
|
|
回复人: |
云涯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20 16:09 |
|
蚯蚓的精神,好文章!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你不说我都差点给忘记了,看来是该温故而知新了.
------------------------ 我极力品味人生
总想留下点什么
以此证明
我曾经来过
|
|
回复人: |
北国雪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24 20:19 |
|
看风箏 飞多远 未断线 看一生 万里路 路遥漫漫
滔滔风雨浪 心声相碰撞 信将来能力创 心中的冀望
终于都靠岸 未曾绝望
谨以《大长今》的主题曲《希望》表达我对你的祝愿!
|
|
回复人: |
雁过长空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5.10.25 12:15 |
|
只知道蚯蚓能疏松泥土和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你却能在这之外体会到这么深奥的人生哲理,佩服至极了!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和你一起欣赏着。
|
|
回复人: |
声东击西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6.06.23 08:05 |
|
蚯蚓的精神,好文章!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你不说我都差点给忘记了,看来是该温故而知新了.
有蚯蚓精神的人更是强者!
------------------------ 声东击西
|
|
回复人: |
声东击西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6.06.23 08:10 |
|
蚯蚓的精神,好文章!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你不说我都差点给忘记了,看来是该温故而知新了.
有蚯蚓精神的人更是强者!
------------------------ 朝花夕拾
|
|
回复人: |
无言以对 |
Re:蚯蚓颂 |
回复时间: |
2006.10.17 09:50 |
|
当我开始读你的时候,是你的这句"当年笔者身卧病榻,除了意识尚在,其它“武功”全废的时候"让我反复揣测,让我为你牵挂,然后除了"佩服",还有诸多的猜疑,于是关注!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