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切照本来的样子下去,让男人和女人受苦,让受精的卵子在子宫里生长,让小小的婴儿把母亲的青春吮尽,让青年人老,让老年人死。这一切并不可怕,它们美丽,神圣而庄严。”
当触目这样几句话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刹那间充满了我的胸怀。这是张晓风在小说《潘渡娜》中,借着“上帝”之口说出的。神秘的生命秩序和它承载的人类的一切苦难,原来都是生命的本然。而这人间无可逃脱的沦陷处,却正是爱和美丽所依附的神圣庄严的所在。
我不想讨论潘渡娜,这个由人从玻璃瓶中创造出来的人,与真正的生命相比到底缺少了什么。我想说说这人间既已存在的痛苦和生命灵魂的庄严。
有个朋友在写《新百喻经》,用一双慧眼注目着人间,想用篇篇美丽的文字道尽世间无奈的痛苦和真情炽爱。也许痛苦真的就是佛经所言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这八苦所在,但是一番痛苦真的能清楚的归类吗?人间演绎的故事从来不会如此单纯。一个真实的痛苦里怕已包含着各种的滋味。
求而不得,爱而别离,人生长恨之歌催人泪下。
佛教用“解脱”这种在灵魂上放弃一切的方式来劝导世人,用“因缘”这扯不断、理还乱的千结之网来解释爱憎情缘,用“轮回”这生命无生无死的境界来安抚人心。只为了痛苦真实的存在。但是佛法也教人“智慧”,在痛苦中演绎生命的纯美。这痛苦一旦与智慧依存,光明顿生,美丽呈现,地狱之火便是红色的莲花。爱的祥瑞之光,笼罩着灵动之心,洁净无尘。
我喜欢“智慧”。“智慧”说的决不会是绝对的放弃。我愿意相信,“智慧”在说让生命看见美丽,因美丽而生爱。让爱孕育,无所畏惧,延续、伸展,在时间和空间,生命自在地微笑着再演绎,层层叠叠、繁华似锦的爱和美丽。
那抹微笑,在一颗慧心的灵动里,正是生命美丽的所在。
真的,谁欲逃脱痛苦,也便抛弃了爱和美丽本身。矛盾而真实。苦难和美丽共生,这就是人间啊,人间即是如此。而你看见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你的感受来自于你的灵魂。
一切所谓的无法挣脱的痛苦,都可以在灵魂美丽的微笑里,绽放最纯净而神圣的花朵,让人迷醉而生爱。爱我,爱你,爱人间,也爱一切所谓的苦难。
2003-07-04
------------------------ 原来人生只合虚度
譬如盛夏疯狂的蝉鸣 譬如花开花谢
譬如无人的旷野间那一轮皓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