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河南贴图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冷若冰霜110 收藏:0 回复:16 点击:5218 发表时间: 2005.10.10 00:11:35

美女VS作家 [贴图]


  卫慧
  
  卫慧小姐是偶听说的第一个“美女作家“所以应该贴第一.
  
  她是上海女人.被称为“晚生代”、“新新人类”女作家,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做过记者、编辑、电台主持、咖啡店女侍、蹩脚的鼓手、不成功的广告文案。自编自导自演过话剧,参加99国际“超市艺术展”。现居上海写作,著有《蝴蝶的尖叫》、《水中的处女》、《像卫慧那样的疯狂》、《欲望手枪》、《上海宝贝》等小说出版。部分作品译介到美国、德国、日本。
  她的文字,辞藻华丽,所渲染的似乎是女性内心与私密生活,却未免令人有做戏的感觉,缺乏真诚。
  
  
  ps:天涯上有人透漏他不久在印尼(海啸前)遇到一个日本妇女,问起卫惠,但是不知道她的名字,经提醒,知道了她的名字,很出名,日本人都知.
  她曾经说对女人越来越喜欢,但不知是不是开玩笑的----媒体这样说.
  

   

------------------------
昨夜,我看见自己的灵魂披了一件寒裳,拂着冰、踏着霜,迎着冷冷的月光,去寻找冰山下的岩浆。

贴图[别推荐]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冷若冰霜110 尹丽川 回复时间: 2005.10.10 00:20

    尹丽川,1973年生于重庆,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自1999年冬开始诗歌写作。为“下半身”诗歌民刊同人。有诗作发表于《天涯》、《芙蓉》等杂志;出版有小说、诗歌合集《再舒服一些》、《十三不靠》及长篇小说《贱人》2003年9月随笔集《37°8》。现居北京 
  
  中国文化革命征途中史无前例的“下半身”运动,是2000年由一小撮文人兴风作浪制造的,这些人当中有一位长得比较标致的女性主将:尹丽川。作为“下半身”诗歌团体创始人之一的尹丽川,其胆识和胸襟使其成为新世纪文坛上巾帼英雄式的重要人物。这并不是说尹丽川的文章及诗歌如何的好,而是因为她是“下半身”思想的开创人之一,作为一个女人,在中国这个还较为保守正统的文化土壤中举起“下半身”这个大旗,仅此一举就足以扬名立万。“下半身”运动对中国当前文坛影响巨大,其文化思想在指引新文坛文学作品的色情化道路上了一个新台阶。下半身思潮在文化界已经根深蒂固,下半身创作意识更渗入女性文学者的大脑。以“下半身”运动的影响来看,下半身运动的开门女将尹丽川独占新女性作家难以超越的“思想桂冠”。
  
  与名气成反比,尹丽川的文章一马平川,生涩地以愤世嫉俗的诳语来增添文章的可读性,《再无耻一点》之类的文章写些诸如“我”十三岁被一个男生“吻过之后,我怀揣着这个天大的秘密回了家,若无其事地做功课、喝水、说话、去厕所、插好门、蹲下。自下而上的一阵酥麻,液体在酸涨的兴奋中流出。反过来说,只有无耻的处境下才会体验难以言说的快活。”之类的话,说“我看见一首纯情的诗、一个纯洁的女孩儿,我就会脸红,为他们的虚伪脸红。”
  尹的诗集《再舒服一些》诗意不大,长篇小说《贱人》也是文采平平。如果不念及她是伟大的“下半身”思想运动者,仅凭她的文字,是不会有现在的名气的。对肤浅的美女作家来说,她们的演出比作品更重要,更招人喜欢,尹也没有走出这个陋俗的套子。
  
  PS: 这张我喜欢,
   总是戴墨镜,
   因此有人置疑
  
   戴墨镜的女人很美丽的------只要不是斗鸡眼
  
  
   

回    复    

回复人: 冷若冰霜110 张小娴 回复时间: 2005.10.10 00:23

    张小娴其人
  
  张小娴大学主修媒体学,曾任电视台创作部主管,1993年为《明报》撰写专栏,得到赏识;1994年第一部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在《明报》上连载,一炮而红;1995年结束10年编剧生涯成为专职作家,现为香港皇冠出版社签约作家、香港第一本本土女性杂志《Amy》总编辑。自1993年至今,张小娴已创作30多部小说、散文集,作品长期雄踞畅销书榜前列,近年在香港与台湾皆为十大畅销书作者之一。张小娴的作品遍及内地、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并翻译成韩文、日文版本。
  
   张小娴的成功,与香港皇冠出版社不无关系。香港皇冠出版社发现张小娴后,投下巨资进行推广,在报纸登头版广告、杂志登封面照和印制宣传小册,邀请专人为张小娴设计造型,备有专供传媒采用的玉照,短时间内使张小娴成为香港最红的畅销作家。利用张小娴走红后的品牌效应,皇冠出版社创办女性流行杂志《Amy》,让张小娴出任总编辑,又推出一个面向世界华人的女性网站,由张小娴担任主持人。
  
   在今年7月21日至26日举办的第15届香港书展上,皇冠出版社推出张小娴的新作《吸血盟1:蓝蝴蝶之吻》大受欢迎。张小娴一直以城市爱情主题的小说和散文名世,此番《吸血盟1:蓝蝴蝶之吻》标志着其写作路线的转型。作为“吸血盟系列”的开篇之作,《蓝蝴蝶之吻》是一个长篇魔幻爱情小说,讲述的是与人间交错的魔幻时空里的爱情故事。皇冠出版社为此书花重金做广告,在地铁张贴广告,在书展上赠送了数万把“蝴蝶扇”。据书展数据显示,该书在展会期间零售量接近两万册,这在香港图书市场已属畅销书。8月下旬,《吸血盟1:蓝蝴蝶之吻》将推出内地简体字版。
  
  PS:还是比较欣赏张小娴的。一直觉得她是惜字如金的人。后来才打听到,原来是金庸抠门,死把着稿费不肯涨。也就张小娴想的出这一招。
  如今张小娴是自立门户了。但高贵的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了。
  
   

回    复    

回复人: 冷若冰霜110 怎能不提李碧华 回复时间: 2005.10.10 00:28

    李碧华,原藉广东台山,原名李白(寒,偶妈咋当初不让俺叫孝庄)中学时代开始给报刊投稿。一九七六年至今,曾任职记者、编剧教师,在影视、舞台剧等艺术领域颇有建树同时,又在多家报刊撰写专栏及小说连载。由一个剧作家跨入小说创作,其作品大部份在发表的同时拍成电影。影响较大的如《胭脂扣》、《霸王别姬》、《青蛇》、《生死桥》、《潘金莲之前世今生》、《奏俑》、《诱僧》等,曾获多种国际奖项。
  严格地说,李碧华的小说并不是一般的纯言情小说,它们有比爱情更丰富的内涵,在历史的、社会的、美学的、哲学的面上所给人的思考,是一般的言情小说所不能比拟的。
  
  PS:最喜欢李碧华。
  因为她是李碧华——冷眼不横眉。
   

回    复    

回复人: 冷若冰霜110 女诗人匪君子 回复时间: 2005.10.10 00:34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 咺兮
  又是一个上海小女人,而且是小美人
  
   匪君子,女,籍贯上海。现从事财会工作。十六至十八岁曾以写现代诗自娱自乐,后于2000年8月受网络诗歌影响激发写作热情重新拾笔,继续自娱自乐。 最新作品见《诗歌报》、《汉诗发展资料》、《诗选刊》、《诗歌月刊》、《文学报》、《极光》、《四川文学》、《安徽文学》、《三明日报》等。
  
  PS:说实话,不大看她滴诗。
  我一直不喜欢看诗。
   

回    复    

回复人: 冷若冰霜110 曾经的铁凝 回复时间: 2005.10.10 00:36

    铁凝祖籍河北赵县,1957年9月生于北京,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
  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约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现为河北省文联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写生活中普通的人与事,特别是细腻地描写人物的内心,从中反映人们的理想与追求,矛盾与痛苦,语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两部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标志着铁凝步入一个新的文学创作时期。1988年还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它一改铁凝以往那和谐理想的诗意境界,透过几代女人生存竞争间的较量厮杀,彻底撕开了生活中丑陋和血污的一面。 
  
  PS:觉得铁凝有些江郎才尽。偶滴拙劣眼光认为那[大浴女]的成就还没[永远有多远]具有震撼力
   

回    复    

回复人: 冷若冰霜110 其实并不喜欢读迟子建,觉得她太“正气”了 回复时间: 2005.10.10 00:41

     迟子建 女,1964年生于黑龙江最北方的小村“北极”,曾在大兴安岭师专学习,毕业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1983年开始小说创作,1986年因发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而成名,其作品带有散文化风格,这一点与萧红有些相似,许多读者也许因此而喜欢她独特的语言风格。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热鸟》、《满洲国》,小说集《北极村童话》、《向着白夜旅行》、《白雪的墓园》、《白银那》、《逝川》、《朋友们来看雪吧》、《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卷》,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迟子建影记》、《女人的手》及《迟子建文集》(四卷)等。短篇小说《亲亲土豆》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清水洗尘》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现为黑龙江省作协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PS:当初泡图书馆看了迟子建不少小说。可惜现在,都没半点印象了。
  
   

回    复    

回复人: 冷若冰霜110 要说“美女”,还是人家林姑娘 回复时间: 2005.10.10 00:45

    林徽因
  原名徽音,福建省闽侯人。l904年6月10日生于杭州,1955年4月1日病逝于北京。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4-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人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1921年回国复人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
  
   1929年出任东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讲授《雕塑史》和专业英语。是年,张学良出奖金征集东北大学校徽图案,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中奖。1931年应聘到北京中国营造学社任参校。
   从1931年到1946年在中国营造学社期间,参加调查研究中国古建筑,足迹遍及北京、河北、山西、浙江、河南、山东、陕西等地。
   1946年后担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讲授《中国建筑史》课并为研究生开设《住宅概说》等专题课。1949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工作,1951年为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设计纹饰和浮雕图案,1951年调查研究景泰蓝生产工艺并设计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景泰蓝新图案,还亲自参与测试。
   1950年兼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工程师,1953年当选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建筑学报》编委、中国建筑研究委员会委员。
   参与设计的工程有北京大学地质馆、灰楼学生宿舍。云南大学学生宿舍、清华大学教师住宅。中南海怀仁堂装修工程等。
   她发表的有关建筑的论文主要有《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与梁思成合著)、《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署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署名林徽因、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辽、宋部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梁思成、莫宗江合著)。
   她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谁爱这不息的变幻》、《笑》、《清原》、《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诗篇几十首;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林徽因诗集》(198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与香港三联书店联合编辑出版了《林徽因》(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丛书之一)。
   林徽因是20世纪中国建筑界的才女。
  
  PS:只要不是当代的美女作家,俺都狂稀饭滴说:)
  她们那个年月,知道啥“商品经济”?!
   

回    复    

回复人: 冷若冰霜110 真正可以做到观众认可的自恋美女作家,也就一安妮宝贝 回复时间: 2005.10.10 00:51

    安妮宝贝 ,原名励婕,7月出生的巨蟹座女子,一名在网络上四处飘荡的人。从1998年10月开始在网络上写作和发表作品,以《告别薇安》成名于江湖,
  从事过的职业:金融、广告、编辑,现在的职业:网络编辑,自由专栏撰稿和写作者,喜欢:爱尔兰音乐,长途旅行,鸢尾,电影,散步
  
  
   PS:看看人家是怎么样“玩”上写作的
  1998年:得到第一台兼容机,开始上网。用电脑创作小说。成名作《告别薇安》,《七年》,《七月和安生》等,以告别,流浪,宿命为题材,文笔艳丽诡异,格调清冷阴郁。发表于互联网,引起轰动。后出版《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二三事》、《清醒纪》等作品。
  
   

回    复    

回复人: 冷若冰霜110 刚忘了提棉棉了 回复时间: 2005.10.10 00:58

    棉棉,当代中国新生代作家。1970年出生于上海。17岁至25岁之间生活极其动荡,去过很多城市,做过各种短暂职业。1995年回上海养病,1997年开始发表作品,并由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出版个人小说集《啦啦啦》。代表作长篇小说《糖》,已在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美国、西班牙、巴西、葡萄牙、希腊等十几个国家出版。2002年成为摩登天空签约作家。其小说能集中反映社会时代问题,整个意境灰暗却富有激情,被视为年轻一代最出色的作家之一。
  看人家的简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拽!比明星简历还拽!
  出生年月:1970年8月28日
  血型:B型
  学历:高中二年级
  已出版作品:小说集《啦啦啦》
  最喜欢的人:父母
  最喜欢的电影:《夜访吸血鬼》、《活着》、《情迷六月花》
  最喜欢的乐队:疯子乐队、大门乐队、收音机头乐队
  最喜欢的古典音乐家:莫扎特
  最喜欢的颜色:黑色、红色
  最喜欢的诗人:翟永明、艾伦、金斯伯格
  最喜欢的节日:自己的生日
  
  PS:相比之下,我觉得棉棉还比卫惠来的高贵。毕竟,她还是非常“深入基层”的。不像卫惠,一看就知道是在做梦。
   

回    复    

回复人: 冷若冰霜110 俺搜集了全部的彭久洋图片。但关于她作品的评论,不好意思,实在太物以稀了 回复时间: 2005.10.10 01:18

    彭久洋,本名赵彭勃,辽宁沈阳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现为保利演艺经纪公司旗下签约演员。身高:1.65米; 体重:45公斤;三围:885989;年龄:保密;特长:影视表演、写作、舞蹈;
  名言:给我一本书,我让自己哭泣;给我一支笔,我让世界哭泣。
  
  主要荣誉: 1、被媒体评论为中国第一美女作家,凭借处女作《恋爱食谱》成为文坛权威杂志《人民文学》最年轻的作家,同篇获两岸三地女作家新人奖内地唯一获奖作家。著有中国第一部新行为小说《那么那么,艾》
  2、曾担任官方开奖节目《足球彩报》主持人,第一时间公布当期足彩的开奖结果。性感、时尚的主持风格颇受观众喜欢,被称为中国第一足彩美女主持。
  3、凭借《电影世界》杂志“久碰久痒”专栏被媒体誉为“中国第一美女评论”。
  4、主演热播电视剧《关中往事》;并先后在《炎黄始祖》、《大汉天子》、《镜花缘传奇》等数十部长篇影视剧中出演主要角色。
  
  PS:偶真郁闷,为啥彭久洋把衣服全脱了,如此美丽如此聪明如此野性,为啥还没芙蓉姐姐红???

回    复    

回复人: 冷若冰霜110 刚才又忘了贴她的照片。 回复时间: 2005.10.10 01:19

    实在是美女啊!
   

回    复    

回复人: 因为我爱了 Re:是该称呼她们“美女”,还是该尊称她们“作家”[贴图] 回复时间: 2005.10.10 12:54

    安妮宝贝 的文章有点色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清凉油 Re:是该称呼她们“美女”,还是该尊称她们“作家”[贴图] 回复时间: 2005.10.10 13:40

    喜欢迟子建,她的小说味道很浓.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向阳の喵呜 Re:是该称呼她们“美女”,还是该尊称她们“作家”[贴图] 回复时间: 2005.10.10 14:29

    摄像灯光下 没有不上镜的女人~~``只有不敢出挑的女人~~``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点点滴滴 Re:是该称呼她们“美女”,还是该尊称她们“作家”[贴图] 回复时间: 2005.10.12 17:20

    我喜欢安妮!很有个性,不过她的文章有点偏激,可能看后一段时间完全沉浸在她所写的生活之中不能自拔,不相信爱情,不相信永远!
   还有小娴也还不错,也喜欢!

------------------------
都说错过的,才是最好的,没有人去珍惜拥有的,到最后 ,感动的,仍还是身边的!

回    复    

回复人: 楼墙 Re:美女VS作家 回复时间: 2005.11.20 12:43

    陈染??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