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本无声 |
那个曾经在人们眼里另类的郑钧,那个古城西安的形象大使,一直是我崇拜的音乐人。
郑钧,曾有着一头温顺蓬松的长发,桀骜不训的眼神里透露出皇城根的灵气。无论是其《回到拉萨》还是《灰姑娘》,都有着很强烈的呐喊的欲望,都有一种来自震撼心灵的倾诉。听郑钧的歌,与其更像饮一条烈酒,真实的让人沉醉,浓郁的让人迷幻。
郑钧曾经这样评价自己:我想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无羁、自由的一面,我也一样。但如果还有放纵的话,应该是隐藏的那种吧。
曾经看过关于郑钧的专访,说郑钧的创作大都是在终南山完成的。可以想象,在那空灵的深山里,创作的思路如疾马驰骋。也很难想象,郑钧创作了《回到拉萨》却没有去过拉萨。 ;
心本无声。郑钧自小在单亲家庭长大,用他的话说,终南山离他的过去很近,离他故去的父亲很近。面对那静谧的深山和对亲人的思念,能切实表达自己的心情的就是对亲人无声的倾诉,就是对生命的呐喊,音乐的创作也就是在这样的情景里跃然纸上。
许是骨子里也有那么一股叛逆和不安分,一直就欣赏那种带有另类的音乐。如郑钧的往摇滚里加点秦腔,如谷峰的往通俗里加点爵士,如斯琴格日勒的往山歌里加点摇滚。
其实,文学和音乐原本是一家。音乐的创作离不开文学的想象,音乐的创作来源于文学的启迪。也想,假如文字有眼眸,定能看到一个姹紫嫣红的世界。假如音乐有嗅觉,也定能闻到那芳香空灵的味道。
在文字里,我们可以放纵自己。我们爱了,需要心灵的倾述。我们恨了,需要嚎啕的发泄。我们累了,需要坚实的肩膀靠一靠。我们飘泊久了,需要温馨的港湾栖息。
而文字就是这样的感觉。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杯子里的海 |
Re:心本无声 |
回复时间: |
2005.10.07 12:11 |
|
郑钧的歌我喜欢,呵呵:_)
|
|
回复人: |
缤纷 |
Re:心本无声 |
回复时间: |
2005.10.07 19:53 |
|
心本无声,好名字,心虽无声,却承载了很多喜怒哀乐。
|
|
回复人: |
凭栏听雨 |
Re:心本无声 |
回复时间: |
2005.10.10 22:15 |
|
郑钧的声音沙沙的,音域很广。
|
|
回复人: |
张宇轩 |
Re:心本无声 |
回复时间: |
2005.10.16 15:45 |
|
精辟!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