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江西情感地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坠叶飘香 收藏:2 回复:14 点击:3714 发表时间: 2005.10.02 19:00:13

闲愁


   闲愁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认识闲愁的那天好象是星期天,我正在凉台上晾衣服。当我回到屏前,看见聊天室有人给我留了言:“叶已坠落,何来飘香?”话留下,人却没了踪影。
   我愣愣地坐屏前,想为自己辩解,却不知该对谁说。
   不行,我得追上去把话说清楚。那时候我刚学上网,不知道自己有一股子傻劲。我点开查找,在请求信息栏里写道:“零落成泥碾成土,只有香如故。”想了想,后面再加上一句,“只为回话,你可以不通过”。嘿,那“香如故”说的不知是花还是叶,管它呢,先借用了再说。
   没想到闲愁正在线,只一句话,就进了QQ。
   你说我不香是吧?好啊,那就比划比划。不知初涉网的人会不会象我一样不知天高地厚,反正我呢一门心思地想与闲愁拼个高低。三少爷的剑,西门吹雪的刀,全被我搬了来胡砍乱劈了。
   闲愁倒是从容,不紧不慢地接招,让我觉得自己招招都没有落在实处。
  “累了吧?休息一下,听一支曲吧。”闲愁发来一网址,打开听,是一支二胡名曲。
   “哇,闲愁,你也喜欢二胡吗?”我虽然不会拉二胡,但这二弦琴演奏出来的声音却是我的最爱,我一直认为,世上最美妙的声音就是二胡了。
   闲愁告诉我,他不仅喜欢听二胡曲,他还能自己拉呢。
   哎哟,真是羡慕死我了。
   第一次相遇,我因为临时有事下线而告辞,临走时我说:“希望有机会能亲聆你的演奏。”“一言为定!”他说。
   几天后再次相遇,就好象是老朋友了,闲愁告诉我,他正在练习的曲子是《江河水》。这是一支我很熟悉的二胡曲,旋律中有一种泣不成声的痛楚。
   我说我有几张很经典的二胡CD,因为不知道怎么将它弄到硬盘上去,现在听起来很不方便。说完我又匆匆下线了。
   再开机时,看见闲愁的头象在闪动,是留言。
   哇,我没有收到过谁给我留言留这么长的,黑压压的一大片。闲愁在留言中告诉我怎么将CD拷贝到硬盘。他真的是个很细心的人,说得很祥细,让我这样一个刚接触电脑不久的菜鸟也能独立操作完成这个拷贝过程。
   拷贝完毕,试听,嗯,效果不错。真是想怎么听就怎么听。我有点得意,可惜闲愁不在线。
   不知道这个叫闲愁的人是何方人士,会弹琴,懂电脑,至于诗词歌赋,第一次聊天我就领教过了。想到自己曾经不知天高地厚地在他面前比划,忍不住有点脸发热。
   又见闲愁时,我就提出了想听他亲自演奏二胡曲的要求。闲愁好象迟疑了一下,说,我还是先给你弹一曲琵琶曲吧,我的琵琶比二胡要好呢。
   闲愁还会琵琶?我觉得象是意外收获,行啊,就听琵琶。点开语音,戴上耳麦,我听见闲愁正在试弦。闲愁说,我给你演奏一曲《彝族舞曲》。顿时,悠扬的琴声,通过耳麦,撞击我的耳膜。遥远而熟悉的旋律,仿佛带我回到童年的校园,父母是教师,我就是在校园听熟了这支曲的。
   终于有一次,闲愁同意让我听他演奏《江河水》了,我知道这支曲子在演奏上有一定的难度,闲愁一定是作了准备的。
   一曲凄凉悲怆的旋律在闲愁指下流淌,我的心弦随着闲愁的演奏,渐行渐强,渐行渐弱。。。。。。
   一曲终了,闲愁笑说,请提意见。哈哈,真要我提意见?整体来说,很不错,细节嘛。。。嘿,打击他一下,我笑说,也有不足哦,换把时带出了稍许的滑音,不过嘛,不注意听还是听不出来的。
   一句话惊醒闲愁,闲愁忙问我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告诉他,反正二胡不是我的专业,我的工作与音乐无关。我有一套光盘,以前不上网的日子,闲着的时候我就去看宋飞的教学盘,听宋飞赏析二胡经典。
   闲愁也不是专业的音乐人士,闲聊中我了解到,原来闲愁18岁就成了一个反革命分子,历经坎坷,嘿,我还以为闲愁与我同龄呢。因为有着一股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闲愁在逆境中成才。
   以后每次的网上相遇,我们的话题基本上都是音乐,我在闲愁大哥的讲解中欣赏着不同的经典,这让我长了不少的见识。
   闲愁大哥没有视频,他说自己是个其貌不扬的老头,而我更愿意把闲愁大哥想象成一个帅老头,一个很帅的帅老哥。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玫瑰花语 Re:闲愁 回复时间: 2005.10.02 21:50

    我相信忧愁大哥一定是个非常帅的老头,但我更相信忧愁大哥的帅是帅在他的内涵.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灵石 请管理员删除 回复时间: 2005.10.03 11:35

    小白呀,你比那个丑老头可强百倍!别把自己当下里巴
  
   人,要自信。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九儒十丐 Re:闲愁 回复时间: 2005.10.03 15:50

    高山流水觅知音。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木犁 Re:闲愁 回复时间: 2005.10.04 13:43

    在你得文中,把个闲愁大哥描述得如此高雅,恩,我相信他一定是个不俗的大哥。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两处闲愁 Re:闲愁 回复时间: 2005.10.09 21:31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玫瑰花语 Re:闲愁 回复时间: 2005.10.09 22:07

    闲愁哥哥真不错,乌鸦认识你没错

回    复    

回复人: 两处闲愁 Re:闲愁 回复时间: 2005.10.10 09:12

    更正
   只因为回复飘香妹妹的文章时心情激动,所以,我这两只笨拙的手只管带领着十个懒散的指头(其中还有那么三四个是光揍热闹不干活的)在键盘上艰难地寻找着那些字母,迫切地想要把我的此时心情表达出来,等不及进行校对检查,就急于回复了,过后我再一看,那知里面几处出了错,不行,我得赶快改过来,要不,若把朋友们的门牙笑掉了,岂不是我的罪过?于是,我又把它复制下来,更正如下,这样,也许就能保障漂亮妹妹门牙的安全了。
   数十日没见到满屏漂香的网友妹妹,无边的思念象潮水般一阵阵袭上我的心头,在我的印象里,这是一位才貌双全,而又活泼开朗;热情大方,而又见识丰富的小妹妹。每当与她屏前相见,总是有一番“酒逢知己千杯少,话语投机总想多”的感觉;每当她要下线了,我心里总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秦观的那首《鹊桥仙》中“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的诗句。可是,这么久都没在网上跟她相遇了,她是不是不玩QQ了?我慢不经心地打开QQ,踌躇地等待着。忽然,我兴奋地看到了屏幕里闪烁着的,正是这位飘香妹妹的头像,我迫不急待地点击打开了。但没见到妹妹给我留下的信息,只是留下了一个网页地址,或许会是一个贺卡或是一首问侯词吧,打开看看吧。
   嘻嘻!这回傻眼了不是?原来是妹妹写的一篇文章《闲愁》。还发表在“胡杨林家园”网站呢!吹,完全是瞎给我吹。吹牛也不怕给大风扇了舌头啊!我虽然经过了逆境,但我可算不了是什成材;说我19岁就当了‘反革命’不假。但要说我是乐观向上的精神,倒不如说是我命不该绝,才得以顽强地活了下来。才有了今天能有幸在互联网上结识这样好的妹妹和朋友们。不然,我今生还不知道什么是QQ呢!倒是这位现代贾宝玉先生说得好,‘别把自己当下里巴人哟’。飘香妹妹才真是风情千种啊!
   再看看,好一篇优雅朴实的文章,把我带进了我刚刚学QQ聊天时那一段美妙的回忆中。是的,我与她都不是音乐工作者,我们的专业工作都与音乐无关。但我们从第一次聊天起。就聊到了民族音乐。聊到了二胡,聊到了琵琶。聊到了音乐中的愉快和欢乐;聊到了音乐中的悲欢与离合。是音乐把我们的友情紧密相连。是音乐为我们创造了美妙的情感,是音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是音乐演绎了我们的真诚。人生应该象音乐,人生确实就是音乐,人生也有节奏,也有旋律,有行云流水,也有瀑风骤雨,有高亢激奋,也有柔美婉转。但愿每位朋友都是一首欢快流畅的歌。

回    复    

回复人: 石灵 Re:闲愁 回复时间: 2005.10.13 17:20

   
   敬佩你这位多才多艺的大哥,羡慕你们的友谊。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灵石 Re:闲愁 回复时间: 2005.10.14 09:11

   
  
   闲愁兄,我是爱玩笑的人,如使您不悦,请见谅,灵石向
  
  您致意。

回    复    

回复人: 走四方 Re:闲愁 回复时间: 2005.10.14 10:05

    知音难寻,也是你们的缘分。

回    复    

回复人: 安南子 Re:闲愁 回复时间: 2005.11.15 08:44

    人生得一知己足以。我好羡慕你!!!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冷冷的夏 Re:闲愁 回复时间: 2005.12.02 23:10

    羡慕中

回    复    

回复人: huihui Re:闲愁 回复时间: 2005.12.07 09:48

    好羡慕你们这一对网友啊!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雁飞 Re:闲愁 回复时间: 2006.01.22 09:44

    网络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欣赏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