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安徽般若九华 回复帖

被回复帖: 般若草的《秋日情绪》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蓝湖之鱼 收藏:0 回复:6 点击:169 回复时间: 2005.09.27 13:39:08

Re:秋日情绪


   所谓人生三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我的理解是,见山是山时,人被物质世界包围着,无法跳出,看自己也不过是一凡胎肉身,吃喝拉撒,喜怒哀乐,如入火宅;到了见山不是山时,便进入静心安定境界,人还在红尘中,但周围的一切都化为乌有了,如一盆动荡的水,慢慢的平静下来,心外无一物是也;见山是山的第三个境界,即是人从二元世界跳出进入到一元世界,这是超凡入圣的境界了,眼前的山山水水是心造的。我等凡夫俗子,要想到第三重境界是要修几世的。当然也可以分步修炼,先修到兜率天到弥勒菩萨的内院,再往上修。
   从物质世界到意识世界,再从意识到物质,从一元到二元,事情就这么简单。
   不知般诺以为何。见教。


删   除    

回帖


回复人: 般若草 Re:蓝湖之鱼 回复时间: 2005.09.27 20:40

    这很不好说,要自己实际体悟.比如吃素,吃肉的时候酒肉很香----见山是山;当感到肉很腥时开始戒,这一时期鸡鸭肉生熟都是屎的气味,遇之打恶心---见水不是水;戒到一定的程度蘑菇吃出了虾子味,肉也就不腥臭了,可以开荤腥,进口味也不错,但不觉得比素好吃,随缘吃点也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或者这样说:我们一般由表入深,先关注到事物的正面,优点---见山是山;等深入其间深入了解,就发现事物的负面,当负面,灰暗面和缺点发现的多了,就会觉得一无是处---见山不是山;当正负两面的印象,优缺点,爱恨心都抵消了,重新再看事物,爱情,工作等,就会有新的看法,优点是优点,缺点是缺点,长处是长处,短处是短处,就发现优有其弊处,缺有所益之时;长不可短用,短却可全其长功---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很难说清,以后在说吧

删   除    回    复    

回复人: 蓝湖之鱼 Re:蓝湖之鱼 回复时间: 2005.09.30 11:16

    尔名般若是谓笔名,佛说般若有三,所谓文字般若,文字不单是指普通的语言文字。凡是眼前的山河大地,明暗色空,有形无形,种种境界,在吾人一念之中,炳然显现的,都是叫做文字般若。色空二字,并不是说两样东西,乃是一样东西的两种说法。譬如波即是水,水即是波,离开水没有波,离开波也没有水。易经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之“道”,即指“空”而言,形而下之“器”,即指“色”而言。
   夫无所有而无不有,是谓妙有,无所空而无不空,是谓真空,空既非空,色亦非色,空色一如,诸法平等,此菩萨之观照也,菩萨之所异于凡夫者,在不着于一切而为正定,不染于一切而为大觉耳。
  

删   除    回    复    

回复人: 般若草 Re:蓝湖之鱼 回复时间: 2005.10.04 17:08

    啊,怎么才看到你的回复!
  
  “形而上之“道”,即指“空”而言,形而下之“器”,即指“色”而言。”-----形而下道为之色不错,形而上道谓之空?第一次听说:)看来蓝湖君很有些见识呢。何为菩萨正定及不染呢?
  

删   除    回    复    

回复人: 般若草 Re:蓝湖之鱼 回复时间: 2005.10.05 16:16

    蓝湖君,很有意思.还在想"形而上道为之空":)名色何解?形而上道有名无名?无名时,老子强为之名道,有五千言;孔子之道有论语七篇系辞上下;如来之道有经卷数千...气色何解?无形无相无有文字....名色气色为色为空?

删   除    回    复    

回复人: 蓝湖之鱼 Re:蓝湖之鱼 回复时间: 2005.10.08 11:20

    一个见法的人有类似的经验,。当贪、嗔、痴消失时,它们是以相同的方式消失的。只要我们没能了知这三毒,我们便会认为:“我怎么办?我有那么多的贪婪和嗔恨。”这并不是清楚的认知,就好像我们以为这疯子的头脑是清楚的一样,当我们终于知道他一直来都是不正常时,我们的焦虑便解除了。没有任何人能告知你这些,唯有心亲自理解时,它才能根除和放松执著。
   这跟我们的身体——我们称作“诸行”的,其实是一样。虽然佛陀早巳解释这色身不是实体、或是一个真实的人,我们仍然不认同,我们顽强地执著于它。假如这色身会说话,它会整天地告诉我们:“你不是我的主人,知道吗!”事实上它一直都在告诉我们,只因为那是法的语言,所以我们无法了解它。例如,眼、耳、鼻、舌和身等感觉器官都不停地在改变,但是我们却一次也没见过它们来要求我们允诺!就像我们头痛或胃痛时,身体从来没有先要求许可一般;随着它的自然过程,它直接便行动了。这说明了色身并不准许任何人当它的主人,它没有主人;佛陀形容它是一个空的东西。
   我们不了解佛法,因而就不了解“诸行”,我们拿它们当成我们自己,当成属于我们,于是便产生了执著。当执著升起,“有”随之而生;一旦“有”生起,便有了“生”;一旦有“生”,随后“老、病、死”……,所有的痛苦便都生起来了,这就是“十二因缘(注二)”。我们说“无明”缘“行”,“行”缘“识”……等等,这一切都只是单纯地在心里的活动。当我们接触到我们不喜欢的事物时,如果没有“正念”的话,就会有“无明”,痛苦便立刻生起,但心却是如此迅速地穿越这些变迁,我们赶不上它们;那好比当你从一棵树上掉下来时,在你清楚以前,“砰!”一声,你碰撞到了地,事实上,在跌下来的过程中,你已经过了许多的树枝和小枝,但你无法计算它们;当你越过它们时,你无法记得它们,你只是跌下,然后“砰!”地一声!
   十二因缘也像这样,如果你照着经典将它分开来,我们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和一切各式的悲伤。但事实上,当你一接触到你所不喜欢的事物时,立刻地就有苦了!痛苦的感觉其实是整个连结的十二因缘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告诉他的弟子们要审查和完全地知晓他们自己的心。
   当人们出生到世时都没有名字,一旦出生,我们便为他们取名字,这是习俗:为了方便的理由,我们给人们取名字来互相称呼。经典也是一样,我们用分类表将每一件事物分了开来去方便研习真理。同样的道理,一切事物单纯地只是“诸行”,它们的本然仅仅是因缘条件所生;佛陀说它们都是无常、苦、和无我,它们都是不稳定的。我们不坚定地去了解这个,我们的理解不纯粹,那么我们就会有错误的知见,所谓错误的知见是认为“诸行”是我们自己,我们是“诸行”:或说快乐及痛苦是我们自己,我们是快乐和痛苦,像这样的了解并不是对事物的自然本性有圆满清楚的认知,事情的真相是,我们无法强迫所有这些事物都跟随我们的欲望,它们跟随“自然”的法则。
  
    摘自《阿姜·查佛学文集选》
  

删   除    回    复    

回复人: 般若草 Re:蓝湖之鱼 回复时间: 2005.10.14 21:26

    啊,你原来是自己回复自己,所以我总是不知道.又是碰巧改个字才看到的:)
  
  《阿姜·查佛学文集选》? 阿姜?是老外?:)肉眼读经文,慧眼看佛法.不能在佛经里打滚....要能懂无字真经才能入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如来者无所从来,佛法者无法可说,当知"黄叶哄儿啼""三车出火宅"之典.
  
  先读经,然后再读论.从论而入,往往"我眼本明,因师而瞎":)

删   除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