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甘肃起风了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gsxlm 收藏:0 回复:4 点击:1030 发表时间: 2005.09.17 16:28:42

读诗日记*读徐志摩


  .LOG
  9:25 05-5-28
   Ⅰ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小有意思而已,艺术上也没有大的持色。论者非要拟作名篇,真不可思议。括号中是我的评点。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叠字不好,罗嗦,减弱了新诗味)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此处断的不好)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这一段小有意思)
  
  假如换了我,我会这样作:
  
   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盈盈的不想落下
   我不要去那冷寞的幽谷
   我不要去那凄清的山麓
   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盈盈的不想落下
   我有我的方向
   我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飞扬——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闻着她身上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身轻,
   盈盈的沾住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
   溶入她柔波似的心胸
  
  
  哈哈,这也不是一首好诗。总的来说,两诗都太直白了。不是新诗的样子,写成旧诗可能会好些。留给有这方面持长的朋友试试。
  
   Ⅱ
  
   《沙扬娜拉》听说是一首长达18节的诗的最后一节,我要说,前17节删得好,不管写得多好,只留这一节最好。如果前面写一个日本女郎怎样怎样,如何如何,落了实,就没有现在这样有感染力了。好诗!
  
   Ⅲ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应改为《跟着我来,我的恋爱》。和《雪花的快乐》一样小有意思。还是太直白。下面一首《去吧》虽含蓄,但更加不精炼,还是不成熟。持别是诗中象郭沫若的《凤凰涅磐》中的一样,“一切的一切”,“一的一”,“种种”这样令人生厌的空虚句子的出现,说明了新诗的不成熟。
  
   Ⅳ
  
   看了以上这些青涩的新诗,再看一下《云游》中的第一首:《云游》,我只能心情激荡。这才叫诗!这样的诗读来令人心跳加快,感受到美的愉悦。全诗如下:
  
  
   云游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云游”改为“漫游”好。)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这句好!)
   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这句也好!是卑微的地面而不是卑微的涧水,艺术!)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
   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他抱紧的是绵密的忧愁, (这句好!)
   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
   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
   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5:40 05-5-29
   谢冕说徐诗是对自由体诗因过于散漫而流于平淡肤浅的反拔。这话有道理。徐诗是中国现代新诗在艺术上慢慢成熟的一个标志。这之前的多数诗 ,形式上虽然自由了,骨子里仍然是旧诗。
   谢冕的序里的这两段文字说得好:
   人们在文学创造这个领域中,都是有意或无意的竞争者。参与这个才智与毅力的角逐的,固然需要一定和相当数量的创作实绩,但数量大体上只能是勤奋的证明。而历史的选择似乎更为重视创造性的加入。一个作家能够在某一个侧面或层次(例如境界、风格、技巧或语言等)以有异于人的面目出现、并以个别的异质而丰富了全体的,便有可能获得冷酷历史的一丝微笑。文学史是一个无情的领域,这里的杀戳也如商业社会,不过它仅仅只是智力和精神上的决死而已。
   文学史不可能把所有的事实都纳入它的怀抱。因为要保存,于是文要淘汰。淘汰是分层次进行的,开始可能是自思想到艺术的平庸;后来可能是上述两个方面的无创造;最后一个层次便可能是独创性——思想上的精深博大和艺术上的别树一帜——的贫乏。这是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成为英雄的只是万千死者中的若干幸存者。尽管文学历史残酷无情,但仍有无尽的勇者奔涌前来——文学毕竟不同于社会其它部门——这里的竞争和博击与个人的精神需求、以及创造的愉悦攸关,这里的战败者并不会真的死去,他们终究只是一个快乐的输家。
  
  
  16:24 2005-9-17
  


文坛.你评我论收录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半路一把刀 Re:读诗日记*读徐志摩 回复时间: 2005.09.17 22:49

    分析的不错,有启发。

回    复    

回复人: 凌晨三点 Re:读诗日记*读徐志摩 回复时间: 2005.09.18 09:08

    再有名的文学巨匠归根结底也是普通的人,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不要被他的伟岸阻碍了你追求真理的脚步。
  
  不足的地方,就是不足!
  
  感谢作者的求真。

回    复    

回复人: 石瞒芋 Re:读诗日记*读徐志摩 回复时间: 2005.09.21 13:12

    徐的诗歌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探索,并在探索上形成自己的风格。

回    复    

回复人: pod Re:读诗日记*读徐志摩 回复时间: 2005.09.22 16:05

    毫无意义,按作者的这种改法,再好的诗也要变成垃圾。
  丧失了客观的评论对诗歌本身是中侮辱!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