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山东唯 一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闲云孤鹤 收藏:0 回复:5 点击:3186 发表时间: 2005.09.06 22:18:33

出 差


   
  
  
  
  从事商务活动,出差是极稀松平常的事。照理,没什么可说的,可我的出差却另有一番不同。每回出差(尤其是去大地方),总有一项特殊的活动。我不说,外人也许很难猜到,个中缘由,请听我道来。
  在社会上有所谓“老三届”,“新三级”之说。 且说“新三级”,就是“文革”后,刚恢复高考时的那三级大学生。即1977,1978,1979级的学生。这些学生,有他们特殊的历史背景,我就是1978级的学生。
  想当年,“文革”即起,“老三届”的学生断了前程之路。之后的十年间,积攒了大量的毕业生,囤积于社会。1977年高考恢复,这股力量得到了释放。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招生较少。还有许多高分考
  生,因“政审”等其它原因没能入学。所有未如愿的人便涌向了1978年的高考。我们这些1978级的高中毕业生,面临的竞争就大了。一来我们也受“文革”的影响,没有学好功课。二来还要和这些老大哥(姐)们去挤独木桥。可见成功率不会高,即便成功了也不理想。我就属于这种人。
  1977年,我作为在校生,起初是准备高考的,也填了正规的志愿表,那年代是先填志愿后考试。当时,心气很高,幼稚使然,不知天高地厚。填报志愿的盲目性很强,再加上无人指导。填报时,就照最好的学校写。什么清华、北大、科技大……。可就在临考前,又通知不让在校生考了。一时的幻想破灭了,由此心里就打上了一个“结”。
  来年,1978年高考报志愿时,还是有点不服气。记得报的最后一个志愿是山东大学。现在想来都好笑。
  高考下来,成绩并不太理想。于是就去了“不如意的”学校。心里由此就打了一个“死结”。上学后,开始盘算着怎么打开这个结呢?要想再到那些心仪的学校去读书,看来是不太可能了。退一步又想,今后我一定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去那些学校走走看看。体验一下,感受一下那里的气氛,或者……。 这样一来就下定了一个决心,努力去实现吧。
  毕业后,先是当了几年的老师,出差的机会很少。心里的愿望一个也没实现,还真有点急得慌。后来不当老师了,去了企业,做商务工作,出差的机会来了。
  出差时,去到或路过大城市的机会比较多,我愿望中的学校去的不少。一来二去,就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到一个城市,必去有名的高等学府转一转。这时,已不再局限于什么当年报考的学校了。有那么几回,还真大着胆子,从后门溜进大教室,像模像样地认真听课,记笔记,也不管什么课。反正谁也不认识我。
  一次偶然的事情,使我的这项活动又平添了一个内容。
  那是去南京,由于工作原因,我特别需要一本专业书,这书是中国药科大学吴梧桐老师编的《生化制药工艺学》。在市面上还真买不到。我就去了药大,一进门就有一小书店,浏览了一下,还真有这本
  书,我便买了,可一看,书很脏,皮还少了一块。我要求调换,店员说就这一本了。她看我有些不悦,就说:“你拿这本书去那边二楼教材科换一下吧。”我去后,那儿的老师很热情地给换了。我看到书架上另有几本书,我很感兴趣,就问这老师哪儿能买到。她说:“我们这儿就卖啊。”我如获至宝。她还说:“本校老师出的书我们这儿都有,我们是面向学生的,价格比书店便宜。”有此经验,等再去高校时,就添了去教材科或图书馆买书这一项。
  现在,我家中的那本梁实秋先生编的《最新实用汉英辞典》,当年,是在一所高校图书馆处理书摊上购买的,花了三元钱。再有一本,说来也许不信,也是在一大学图书馆处理摊上,花五毛钱买了一本“文革”时出版的《中草药手册》,里边的插图还是彩色的。后来,把这本书送给了我一学中医的亲戚。当时,她觉得很珍贵,要付我钱。我笑着说:不赚你钱,给五毛吧。她听后,说我戏弄她。我给她发票看,她服了。
  有一年,因一产品的缘故,其中半年的时间,我常去湖南,住长沙。空闲虽多,可这儿没有我太心仪的学校。因工作,经常从铁道学院门前经过,有一次还住在了湖南医大招待所,出门步行不远,就是长沙大学。心里总觉得遗憾。有一天突然想起:去岳麓书院!我故意溜达着,步行过江,到了岳麓书院。在这个千年高等学府里,我感到了历史的厚重,文化的渊深。“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由此深切体悟了:学而有术,深思所学,方能悟道的哲学。后来读到余秋雨的《千年庭院》感触颇深,似乎与余先生当年的感悟相通。
  转眼二十几年过去了,还有一个心愿始终未能实现。就是,去当年曾报考过的中国科技大学。不知怎的就是没有去合肥的机会。
  2001年4月,时机终于来了,去合肥开三天交易会。到合肥后,虽然会上时间很紧,我还是挤出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独自去了科大,同事们还直摇头不解。
  我去的是老校区,进了门,开始在绿树花丛间转悠,见到了,当年羡慕不已的少年班的所在。又坐在了一个湖边的林荫下,发了好一会儿的呆。最后去了教材科,好像与图书馆在一起。一进楼,在走廊
  的墙壁上就贴满了所供图书的目录。那一阵,我对晶体学正感兴趣,就按门类,找到了此类书的所在,挑了几本后,又发现有科大老师周贵恩编的一本《结晶学》讲义,才六毛钱,(书号:4EEE114815)也买下了。
  至此,我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了。看来,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招不行,可以求其次。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总有所获;甚至是意外的收获。
  愿天下学子,好好学习,心想事成!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雅茹 Re:出 回复时间: 2005.09.07 12:12

   
   每个人都有未实现的夙愿,你对夙愿的挚着却与众不同,另人佩服.你能大着胆子,从后门溜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教室,像模像样地认真听课,记笔记,也不管什么课----那感觉一定很别致 ,真是个有心人!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九九 Re:出 回复时间: 2005.09.07 17:52

    是个好学生,表扬一下!
  :)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爱到荼靡 Re:出 回复时间: 2005.09.08 12:53

    荼靡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你对很多领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石韵 Re:出 回复时间: 2005.12.05 15:52

    “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招不行,可以求其次。” 好个求其次!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zimalian Re: 回复时间: 2012.06.05 00:45

    此篇不该叫‘出 差’,而应该叫‘心 结’。读出了你对进好校读好书的渴求和渴望,有这种心结的人不少,但如你般执着的人,却唯独有你了!敬佩!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