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土地
后园有用水泥堆砌的两个花池,起先池中不过是些泥土,经过月余的雨水浇漓,蕴足了肥力。草籽是最见不得雨露和阳光的,不经意间,池中已成为它们的领土,芊芊绵绵的万千颗绿头在攒簇。母亲趁热打铁,又陆续在其中洒下了太阳花、康乃馨的种子,扦插了月季、山茶的花枝,籍着从土壤里获取的养料,它们次第长成了。 不久前,村中的一位幼童要我教他作文的窍法。看着他稚嫩的脸庞,我不想对他讲许多空泛的文法,因为他并不能从中获益。我带着他四处散步,在和煦的阳光下,一切都显得生气勃勃。从他雀跃的脚步中,我能聆听到他内心的喜悦。也许,他是在教室那方小天地里局囿得太久了。最后我们走到花池旁,我笑着问他,知道怎样作文了吗?他疑惑地摇摇头,你并没有教我呀。我问他,你刚才看到了什么,有这么多的老师来教你,还需要我置喙吗?看他仍是一脸的疑惑,我心里不由觉得沉重,那方小天地已经让他与外面的世界疏离了。这与幼年的我何其相似? 我知道使他与自然隔离的并不是一间间的教室,那隔离的只是喧嚣。真正的隔膜是无形的,你看不见,却真真切切的在他们与自然之间造成一条鸿沟。他们的心灵被桎梏了,但开启的钥匙却在他们手中。当他们的目光与阳光交流时,当他们的目光与流水交汇时,当他们的目光与花草交心时,他们就已经找到了开启心灵的钥匙。阳光会照射进来,流水会涌动进来,花草会生长进来。 想到这里,我告诉他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自然的母体却是我们脚下的大地。承载山岳而不觉负重,收容江河而不见泄漏,花草植株赖以成活,禽鸟畜兽籍此存身,以其胸怀无垠,故能包容万物。有见于此,方可得文章大气。至于一圃之土,花植其间,草生其上,各安其命,自成格局。譬犹白纸一张,虽无片墨点染,却可纵情构造,挥洒万千。有见于此,方可得文章精奥。 看着他若有所思的低下头来,我的心里一阵轻松。也许我讲的这些他现在并不能理解,但只要他能坚持在自然中行走,他心中的那块土地便不会荒芜。
被文坛.心路心语收录 原创[文.心路心语] 收 藏
回帖
有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 复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