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湖北文学创作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方央 收藏:0 回复:1 点击:5672 发表时间: 2005.08.08 16:45:23

悲情渭河


   可以说,没有那一条河像渭河那样沧桑悲情。
   渭河,它不像长江那样有从雪山走来的风采,也不似黄河那样有入海奔流的磅礴。渭河它只是黄河的支流,位于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的东南地区,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
   从地理上看,渭河流域穿越了陕西的大部分地区。它既是西北地区的精华,也是陕西重要的经济支柱。多年来,渭河两岸人民用他们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用他们勤劳的双手,为中华民族的兴旺,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曾经的渭河,河水是那么清澈,清晰的可以看到河底的石子。如遇春水荡漾,沿河的鱼儿们便逆流而上,于是便有了太公端坐,直钩垂放,上不上钩便是鱼儿们的事了。
   曾经的渭河,两岸芳草素碧,幽香摇曳,清影秀骨入梦。曾经的渭河,香惹蜻蜓,疵迷蝴蝶,风情万仪,飘飘荡荡的吻遍了田野。曾经的渭河,河旁郁郁青山,树木婆娑幻影,就连那清新飘逸的空气,那细风小雨也在梦幻着渭河的温情。
  
   曾经的渭河,也是告别“伤痕文学”的分水岭。那个成长于渭河畔的年轻作者莫伸,用他的一篇《窗口》,一扫文学心灵的阴霾,给了文学一片新的天地。
  
   可不源于知何时,渭河流域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严重,那泥土般浑黄的渭河和以前那条清澈的渭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的渭河,它那淡雅的笑容早已模糊,它那如梦的岁月已是悠远。就连渭河上空那千载的白云,也是沧桑蹉跎,容颜难辨。
   难忘2003年秋天,千疮百孔的渭河,防洪大堤岌岌可危。那场高水位、大洪量的洪灾,毫不留情地波洒在渭河两岸,更使已经贫瘠的土地雪上加霜。一亩亩的庄稼颗粒无收,一间间的房屋一排排的倒下。几十万人民在洪灾面前被迫紧急转移,背井离乡。那河堤上的灾民,住在风雨飘摇的帐篷里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那一场灾难带给我们的,恐怕是2003年最沉重的思考。
  
  
  


原创[文.心路心语]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二丫傻子 Re:悲情渭河 回复时间: 2005.08.08 21:25

    "你的风采何时依旧"似不妥,方央以为如何?

3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