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湖北文学创作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方央 收藏:0 回复:1 点击:5564 发表时间: 2005.08.03 20:16:41

2月14日与三八国际妇女节


   缘由一则报料。
  说是报料,是因为我所在的城市虽然不大,但绝对是有新闻视点的。远古的屈原、昭君就不说了,单是那跨世纪的工程,就不知道有多少国家级的新闻单位注视着呢。
  
  然而,我说的这则报料在本地的几家报纸上还真的占了不少位置。
  大约在2月14日的前10天,几家报纸就分别在头版连续爆出:
  “有一神秘男子,在某花店预定了10000枝玫瑰,并要求于2月14日晚送至某宾馆大厅”
  又:“4000枝玫瑰已从广州空运至花店,另6000枝正在联系。”
  再“10000枝玫瑰已按神秘男子要求布置妥当,今晚将一揭幸福女子神秘面纱。”
  
  耗资35000元的神秘礼物就这样结束了,现场没有想象的浪漫拥吻,也没有什么深情的誓言,很是让那些摄象机失望。
  同样是在这个城市,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三八国际妇女节”,怎么就没有什么动静呢?
  
  是女性本身不受重视?还是与女性的年龄段有关?
  如果单是女性本身的话,“羞花闭月”、“沉鱼落雁”又从何而来?又有什么比“孟母三迁”和“岳母刺字”更动人?
  
  想不通,世界上最美丽和最肮脏的的文字都是给了女人。
  想不通,女性似乎在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罪,否则就不会有“严令B超验别胎儿性别。”
  想不通,女性似乎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带罪,不然为何弃婴多为女婴?
  想不通,女性似乎在就学上就没有享受平等,远古的有祝英台,近的有“春蕾工程”。不过如果没有祝英台女扮男装,断不会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千古绝唱。
  想不通,女性就是上了学也似乎有罪,招生简张上常有“本专业女生可降2分”的注释。说是照顾,想来还是“谁说女子能如男?”
  想不通,女性为什么就不得不起一些保护自己的名字,像什么若男、超男、胜男、花木兰......
  还是想不通,女性是因情人而呵护?还是因本色而重视?
  而佩服的是,那个从走婚族出来的杨二车姆娜。
  


原创[文.浮生杂记]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susan苏珊 Re:2月14日与三八国际妇女节 回复时间: 2005.08.03 22:46

    对杨二车姆娜有着一份敬佩和向往,女人如果能够跨出惯性左右的熟悉,那份勇敢之余,还应该有智慧作为底气吧?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