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物语 |
我去菜场买鸡蛋,看见有一种鸡蛋,竟然都是盖上了摊主红红的小印章。
摊主告诉我,盖了章的是正宗的土鸡蛋,“如假包换。”
我倒是相信摊主的“如假包换,”只是不相信我自己,会在把鸡蛋敲碎以后,放下厨房不顾,而去搞什么“如假包换。”
鸡蛋上盖章,有王婆卖瓜的嫌疑,也有空城计的妙喻,不由得也就想到了《地道战》中的那句经典台词: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多年前曾见过这样的一则资料,大意是前苏联老大哥在对中国小兄弟进行经济封锁时,落井下石地搞出这样的一道检验方法:就是把中国进口的鸡蛋,放在他们认为是合格的漏斗里,如果是鸡蛋大于漏斗的面积就是合格品。反之,掉下去的就是不合格品。
那一刻,除了民族恨让我怒火燃烧,我还可惜那些从漏斗中掉下去的,那些破碎鸡蛋的命运。在那样的年月,鸡蛋又该是何等的宝贵。
应该说,在所有的禽蛋内,鸡蛋的种类,或者说是叫法是够多的了。
就拿本地来说,鸡蛋的种类大约有洋鸡蛋、杂交蛋、土鸡蛋。而在土鸡蛋中,又分别有平原土鸡蛋、丘陵土鸡蛋、高山土鸡蛋。区域不同,鸡蛋的价格就不同。在鸡蛋市场,鸡蛋的价格越高,就是代表那里的自然生态环境越好。
如高山的母鸡大多是散养的,它们除了以玉米、稻谷为主要伺料,就是满地去寻找虫类或者是青草。散养的鸡下出来的蛋,蛋黄的颜色是黄黄的。而洋鸡蛋和杂交蛋,蛋黄发白,无论是煎炒还是烧汤,色、香、味都是大为逊色。即使是煮成了茶叶蛋,还是难逃火眼金睛,单是蛋黄就一目了然。于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土鸡蛋为了保护它的合法权益,就只好盖上防伪标志了。
鸡蛋的种类不同,价格自然也不同。洋鸡蛋的价格最便宜,杂交蛋退其次、土鸡蛋在过年时曾经卖到十三元一公斤。
既然一个小小的鸡蛋有这么多的种类,作为一个家庭主妇,要正确的区别它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有一种杂交蛋,个头不大,从外形上看,很像是我们常说的土鸡蛋。这种杂交蛋比较容易迷惑购买者的眼睛,而卖蛋者也会把一个土鸡蛋打碎了放在碗里,以证明卖的都是土鸡蛋。所谓“此地无银三百两,”依我的经验,除了那碗里的蛋是土鸡蛋以外,其它的我就不敢恭维了。
我对鸡蛋的认识是从结婚开始的,在厨房的熏陶和操练中,也逐步地掌握了鸡蛋的一些做法,如黄瓜凉拌鸡蛋、苦瓜炒鸡蛋、肉末汽水炖鸡蛋,而每餐必有的就是一道鸡蛋汤。其主料是鸡蛋,配料倒是经常变化的,如紫菜虾米鸡蛋汤、西红柿鸡蛋汤、鸡毛菜鸡蛋汤等等,这倒是应了“以不变应万变”之理。
鸡蛋汤做的多了,也锻炼了我了解鸡蛋的本领。如有的鸡蛋做出来的汤,白茫茫的一片,仿佛就像是没有蛋黄的,我一看就没有了胃口。
如此道来,苏联老大哥当初也美不到那里去,说不定那些在漏斗上面的鸡蛋,就是营养和口感比较差的洋鸡蛋或者是杂交蛋。
写到这里,又想起了一件事:那脍炙人口的《达芬奇画蛋》画的是洋鸡蛋、杂交蛋还是土鸡蛋?
恐怕,是洋鸡蛋居多。
2005年7月25日
|
|
被文坛.百味人生收录 原创[文.百味人生] 收 藏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二丫傻子 |
Re:鸡蛋物语 |
回复时间: |
2005.08.02 17:57 |
|
很质朴的文字,传递着很独特的人生感悟
|
|
回复人: |
亓官 |
Re:鸡蛋物语 |
回复时间: |
2005.08.02 19:18 |
|
强。我就一点都分辨不出来。市场上的蛋,我就只能看出来蛋皮的颜色不一样,有的干净些,有的脏些,其它的就不懂了。不过吃是愿意吃的。不知道该吃什么的时候,就炒个鸡蛋,简直是万能菜,哈。
这篇文章极妙,于不经意间而见真意。
|
|
回复人: |
爱到荼靡 |
Re:鸡蛋物语 |
回复时间: |
2005.08.03 13:02 |
|
哈无从分辨
|
|
回复人: |
苇海放歌 |
Re:鸡蛋物语 |
回复时间: |
2005.08.16 00:09 |
|
现在有一种饲料添加剂,可以随便改变蛋壳和蛋黄的颜色,什么绿皮的红黄的随心所欲.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绝对是亲眼所见呦!
|
|
回复人: |
凭栏听雨 |
Re:鸡蛋物语 |
回复时间: |
2005.08.22 21:47 |
|
欣赏。一个鸡蛋生发出一篇妙文。下一篇该是鸭蛋了吧?哈哈,开个玩笑。
|
|
回复人: |
草星星 |
Re:鸡蛋物语 |
回复时间: |
2005.08.28 23:03 |
|
你还真行呀,呵呵就一个鸡蛋你就写出这么一大篇优美的文字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