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湖北文学创作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寒鸦 收藏:2 回复:7 点击:5361 发表时间: 2005.07.30 21:20:24

杂谈宋词酒文化


   在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古文化中,唐诗宋词同为文苑中的两朵奇葩.宋词原于隋唐燕乐,而及晚唐五代脱离以曲补词的束缚,直至两宋成为鼎盛时期.后人将宋词以风格流派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或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类的浑厚和雅;或有怒发冲冠,凭阑处类的铮铮雄风.婉约至于此情无记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般的缠绵哀婉;或至于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般清新雅丽.
   宋词作者中以酒类语言来表达生活中或春风得意,或落魄仕途,或勾栏风雅,或景色秀我的词句非常之多,也可大致以豪放和婉约两种形式来区分归类.
   豪放者有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山未勒归无计类的壮志未酬,师出未捷;有如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类的放荡不忌,感慨深沉;有如酒酣胸坦敞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类的苍凉悲壮,音调急昂;有如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类的典贴自然,淡淡哀愁;有如醉舞下山去,明月逐我归类的寓情于景,醉态跃然;有如青钱换酒日无何,男儿西北有神州类的心忧国事,效命无门;有如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殇酒只依然类的闷然无奈,借酒浇愁;更有那正壮士,悲歌未彻,谁共我,醉明月类的一腔热血却换来只能长嘘短叹。读着词人这些高瞻远瞩,惊顽立弱,或慷慨悲凉,沉掷有力的词句,体会作者无奈的心情,真可谓言可尽而意无穷。
   婉约派的的词句更是层出不穷,跌宕有致。千古流传的名句枚不胜数,琅琅上口者彼彼如是。正如愁肠以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之类的信笔拈来,韵味悠然;正如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之类的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正如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之类的清新流畅,幽隽无匹;正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之类的转接灵活,情趣盎然;正如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之类的含蓄典丽,迤俪风华;正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类的质朴平实,真情流露;正如玉钩栏下香阶伴,烂醉花间应无数之类的淫糜恶趣,婉约词工;正如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之类的淡淡悲凉,淡淡哀思;正如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之类的婉丽空灵,匠心独运;更有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之类的千古绝唱,脍炙人口。每每读起这些造句清新,浅切自然,曲折有味,跌宕起伏的词句,深深感受作者在文字上的吞吐之妙,在情感上的把握有度,在音调上的奔放顿挫而又尺幅千里,不由令人回味音可了而韵无尽了。
   闲时之作,个人之言,不喜欢者请见谅。


原创[文.心路心语]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杯子里的海 Re:杂谈宋词酒文化 回复时间: 2005.07.30 22:35

    好说,理解得好呀:_)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慕容诗黛 Re:杂谈宋词酒文化 回复时间: 2005.07.31 00:17

    不错!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一池秋梦 Re:杂谈宋词酒文化 回复时间: 2005.07.31 00:33

    没有美酒不成诗!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紫殇 Re:杂谈宋词酒文化 回复时间: 2005.07.31 20:14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
  哥哥对词的见解理解的很是深刻,我也好好学习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美灵 Re:杂谈宋词酒文化 回复时间: 2005.07.31 23:40

    寒鸦对宋词颇有研究,酒文化更是理解深刻,足见其有很高的文学功底,一个很有才气的年轻人。
   酒,可以开心,可以消愁,淡淡的伤感、深深的思念在独酌中浓重。酒文化源远流长,因了情这般长久。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月亮上的猫 Re:杂谈宋词酒文化 回复时间: 2006.07.13 17:19

    无酒不成诗嘛。寒鸦酒后会做甚?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福慧双修 Re:杂谈宋词酒文化 回复时间: 2007.12.06 08:42

    唯有饮者留其名~~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