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甘肃起风了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蓝湖之鱼 收藏:0 回复:1 点击:3371 发表时间: 2005.07.13 20:59:58

陶然庄子


  陶然《庄子》
   我喜欢读寓言,尤其喜欢读庄子的寓言。庄子寓言里游走着一种飘逸的艺术之灵,常常使人奇想自天外飞来。在夜气澄清,万籁俱寂之时,捧读《庄子》,有助于想象的飞动,灵感的触发。读至倦意微眠,神情恍惚,亦不知我在读庄子,还是庄子在读我,大有庄周梦蝶之意趣,不亦悦乎。
   我爱《庄子》的雄浑。读《庄子》时,总有一种如登临绝顶,一览万峰云海的感觉;掩卷沉思处,不时地跳动着生命受遏的亢奋。“鹏之徙于南 也,水击三千里,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憋之所以不能游也。”每当读此,胸中自然升腾起黄钟大吕般的厚重情绪,与欣尝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样,使人一步步攀升高远之境。
   我爱《庄子》的谐谑。古人行文中的谐谑多存幽默,给人以轻松,愉娱。然《庄子》中的谐谑却给人的是太多的思考与回想。《庄子,外物》中以其对干涸之鱼的态度来讽刺监河候及儒以诗礼发家等,都引发于人的是一种对封建礼教虚伪的沉思,亦沉溺庄子运笔之冷冽犀利。
   我更爱《庄子》的朦胧。《庄子》中的寓言既侧重写实,又富于理想色彩,其中营造的氛围也是“望之后 然,即之氤氲”。有时叫人联想到莫奈和赵元极,犹如站在他们的画前,总觉有一种说不清的东西随色彩流动,发人深思。初读《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刳 ,踏水之道等篇时,正在上初中。当时,我还把握不了文中深厚的含义,但是,总觉着有一股神秘的气氛缠绕着我。后来又读 苞 丁解牛,运斤成风,同样有这种感受,人到中年,一日偶读《庄子,天道》轮扁幺轮,一直耿耿于怀的朦朦胧胧,一夜冰释。“棹轮,徐列甘则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我想庄子的神秘也应是“口不能言,有数存焉”的原故吧。
   一部《庄子》兆始乞今,曾有多少前贤名仕手不释卷,眉批点注,他们从中看到了“道”学会了无为出世。我读《庄子》虽不求甚解,亦陶然其中,当金石琴瑟也。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雪克 Re:陶然庄子 回复时间: 2005.07.14 14:03

    这写得好!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