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江苏事事关心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二丫傻子 收藏:0 回复:1 点击:6142 发表时间: 2005.07.04 11:13:58

笼中鸟


  带女儿到公园玩,回家时恰好路过一个花鸟市场。小孩子对小动物似乎都很偏爱,我女儿自然也不能免俗,看到那一只只关在笼子中的小鸟,欢喜得不肯离去。我想反正本来就是出来陪孩子玩的,索性就遂了她的心愿好了。于是娘儿俩就坐在了人家的鸟笼子前,看鸟儿们嬉戏。
  
  卖鸟的人显然对我们这两个看客心怀不满,几次在嘴里唠叨:“想买就买两只回家看,不想买别在这儿影响我做生意。”然而女儿不肯走,我又不想扫她的兴,只好向人家陪着笑脸。那人看出我的女儿的确是喜欢小鸟的,便鼓动她道:“小姑娘,让你妈妈给你买一只吧!买回家去
  ,就天天都有的看了。看这些小鸟多好看!”
  
  女儿嘟起小嘴,歪着小脑袋想了一会儿,说:“可是它们很可怜。叔叔,您干嘛要把这些小鸟都关在笼子里呢,它们不能自由自在的飞,会伤心的。”
  
  那人显然没有想到我那小小的女儿居然会用这样的话来责问他,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我在一旁怕他尴尬,连忙把女儿拉过来,说:“小孩子家不懂事,您别往心里去。”然后便催促女儿:
  
  “快走快走,别在这儿碍人家的事。”女儿大概是奇怪我何以用这样的口气同她说话,虽然不情愿的跟在我的身后走着,嘴里却还很不服气的说:“本来就是的嘛,不是你说了,小鸟的家是属于大自然的,不应该把它们关在笼子里面去。我又没有说错。”
  
  我不知该如何向女儿解释,因为我觉得无论哪一种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我只能告诉她,有些事情,是很难用道理来说清的。我如果告诉她,既然花鸟市场没有禁止卖鸟,那么就证明鸟儿是可以捕捉的,可是这样一来我平常对她宣传的那些要保护鸟儿,把鸟儿放归大自然的道理岂不是不起半点作用了吗?而且我以后在她面前又该如何自圆其说呢?
  
  我也没有资格去责备那些卖鸟的人,他们说起来也是为了生计,何况国家法令既无明文规定要取缔卖鸟,我又凭什么说他们那样做是错误的呢?唯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女儿,小小年纪,却已经有了保护鸟儿的意识。
   
  然而想着那些被关在笼子中的鸟儿们,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哀。
  
  郑板桥在他的《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中曾这样说:“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情以适吾性乎!” 末有“书后又一纸”上又道: “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之有道耳。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啁啾,如云门咸池之奏,及披衣而起,额面嗽口啜茗,见其扬翠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大率平生乐处欲以天地为圃,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比之盆鱼笼乌,其巨细仁忍何如也。”
  郑板桥生活的那个年代,山依旧很青,水依旧很绿,天空依旧很蓝,然而他还是能想到要从保护环境入手,建鸟国鸟家以爱鸟,这样的境界,恐怕实在是我们今人所不能达到的。其实古往今来爱鸟者又何止郑氏一人?杜甫诗中的两只黄鹂、一行白鹭,想来决非是笼中之物,可是其灵动活泼,又岂是笼中鸟所能相比的呢?世人常羡慕别家有能学舌的鹦鹉,会玩杂耍的八哥,岂不知这样一来,却是扼杀了它们的天性,固然可以讨得宾客的欢心,这鸟儿却早已不是原来鸟儿了,这就好像屈节的人,有何值得庆幸的呢?
  
  真欣赏那不起眼的小麻雀!每日天上地下的飞,若不幸被人抓住,便不吃不喝,甚至于宁愿撞死在笼中,也绝不肯失去自由。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气节,才使它们至今还能得以在乡村或是城市成群结队的生活下去。然而,那些被关在笼中的鸟儿又何过之有呢?即便是自命为高等动物的人,都能为了一己之私,而不惜屈节媚俗,干出些数典忘祖的丑事,何况它们这些只能靠外部环境而活着的弱小动物呢?
  
  我看看女儿,又回头看看那些笼中鸟,唯有祈愿之世上能再多一些不喜笼中养鸟的人。
  
  
  
  

------------------------
荷塘听雨

原创[文.百味人生]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一一梅 Re:笼中鸟 回复时间: 2005.07.14 20:50

    丫姐:我也有你的同感!我的女友就在家养了两只小鸟和她很友好,一会飞在她的肩头小鸟还和她亲吻呢,我说过女友不如把小鸟放回大自然吧!可是女友那天真的打开了窗户,而小鸟就是不往外飞。你说小鸟如果真的放飞,还不知道会不会自己生存。我也很矛盾,也不喜欢有人把小鸟放在龙子里养。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