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福建创作空间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风乍起 收藏:0 回复:4 点击:5666 发表时间: 2005.06.27 10:05:39

这种感觉


   写日记时,原本从不去刻意追求什么。现在为了写得好些,实现“以日记为文”的初衷,为了对得起日记中所写到的人与事,常常要憋住气,熬上几个小时甚至一天半天,像创作似的(但只是真实记录),把自己的脑细胞榨干。所以每写完一篇长长的日记,便会觉得很累很累,写完之后,仿若大病初愈似的,免不了一阵虚脱。这么说也许会吓着看到此篇日记的林鸟们,但这也是真实的感想,呵呵~~~~你们要是怕了,就甭学我,OK?我累了,也该休息一会儿了。三两天不见俺这疯子,请不必劳师动众,四处搜寻,更无需刊登所谓的《寻、、启事》,我只不过是暂时归隐罢了,不会就此遁形不返的。因为在骨子里,血液中,文字(或说文学)早已渗入到了我的灵魂深处。既然如此,一时跑得了和尚,一世也跑不了这庙,惊慌失措、哭朋喊友,就显得那么不必要了。
  
  这种感觉是从《桑椹熟了》开始的。那会儿与“九九”有约,说要留下点什么,虽是玩笑话,但是当了真,非在这五六月间吃桑果时把它给写出来不可。某月某日的某个深夜,我一直爬格子爬到了凌晨。那是第一次的“自我作践”。后来得到林友们的支持,大家疯了似的追忆自己的童年,美好的惹人发馋,这让我倒也不觉得有多么的苦。
  
  这种感觉达到最高峰,是在写《直面生命》系列的那数天里。篇目安排得太多,连续五篇章,本来想要作一番删改,可是又怕失却了什么,恐来日难以追忆,于是乎倒是越补越多,如懒婆娘的裹脚布一般,既臭且长。其实那更像极了是在记事,详尽地记事,而不是为了写好后拿去发表,以赢得什么轰动效应。这期间,因为背上了失亲之痛,而导致心理负担过重,压得差点儿没喘过气来。
  
  这种感觉延续到了昨日,写《斯人已去魂犹在》时。不知怎么的,前一回写着《单栖陆地的“青蛙”》,连着带出了已经离我们远去的凤娓姐。当时觉得,如果我还要把这个人物系列继续写下去的话,她必定是其中的人物主角之一,是少不得要好好纪念的。于是就萌生了记述关于她的事迹的念头。可是这次忆的是另一个世界的人,我就再一次陷入了自己的心灵的枷锁的束缚。那么多事,都历历在目,应该挑出点什么来叙写,方能较好地体现出她的特点来呢?也许写过这一篇之后,关于她的内容,从此我将不复重述,所以就又给自己压了副担子。而越是这样,我越放不开怀,所以拖着,再拖着。在给友人的回复中,我说自己是“泣血而书”,有点儿过,但基本上是带着这种心绪在下笔的。写下它,让自己很受伤,心甘情愿地受了伤。很累了现在,我想我该停笔一阵,以恢复元气了。这确实很糟糕,也很吓人,不是吗?
  

------------------------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爱到荼靡 Re:这种感觉 回复时间: 2005.06.29 20:17

    仅仅因为 我们的文字 书写并非 杜撰的 情绪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陈嘉珉 Re:这种感觉 回复时间: 2006.01.13 11:34

    实现“以日记为文”,这个做法好,欣赏!我也是这个意思,因此今年开始写“快乐日志”:
  http://blog.sina.com.cn/u/1435843784#serial_55953cc8050002bk

------------------------
陈嘉珉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435843784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Aspic Re:这种感觉 回复时间: 2006.03.08 21:35

    就是讲故事嘛,说了那么多话,来,喝可乐,我请客!:p

回    复    

回复人: 风乍起 Re:这种感觉 回复时间: 2006.03.10 10:08

    恭敬不如从命!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