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河南情感地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凭栏听雨 收藏:0 回复:1 点击:5006 发表时间: 2005.06.20 00:32:14

黄河岸边的记忆


  
   离开黄河岸边的那所学校,我发现黄河给我的记忆越来越深刻,一时无法释怀。那里毕竟是我生活了10年的地方,我的青春就像一粒种子撒在了那里。
   学校离黄河特别近,只有半公里。每天早晨,我都跑步到黄河边,抚摸一下母亲河略显苍老的肌肤,聆听一下她的教诲,就觉得长了许多精气神。没课的时候,我总爱捧一卷书来到河边,倚着一棵柳树,静静地读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读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更愿把黄河当作一本厚厚的书来解读。
  黄河岸上多柳,细弱而成簇,它们年复一年地守望着黄河,风一吹,柳条婆娑起舞,用酽酽的绿色点缀着黄河的面容。
   我爱黄河,也爱这些柳树。当学生们要我给刚成立的文学社起名字时,我不假思索地说,就叫“黄河柳”吧。 在我的眼中,这些活泼可爱的学生不就是一棵棵青枝绿叶的小柳树吗?
   黄河边长大的孩子水性特好。有一次,在班上几个学生的怂恿下,不大会水的我和他们一块儿到黄河里游泳。他们细心地保护着我,让我在这中国第二大河里撒足了野。回校后,我们理所当然地挨了校长一顿批,过后想想,也真有些后怕。
  
  1996年8月,淫雨成灾,黄河也发了威。18日夜,学校正南面的堤岸被冲毁,黄河水如同暴怒的狮子直向学校扑来。 院墙倒了,树倒了,房屋倒了,水漫上了床铺、桌子……一所学校被冲得七零八落。 学校不得不搬迁到桥北开发区闲置的房子里,无水无电,师生艰难地熬了一年。老师们特别想回到黄河岸边的老校去,有的老教师毕竟伴着黄河的涛声教了一辈子的书,舍不得!
   跟校长一说,校长也同意,只是说:“校园破烂不堪,没法上课呀!”老师们说:“咱们不是都有双手吗?可以自己干呀!”大家伙儿说干就干,和泥、垒墙,拿惯了粉笔的手掂起瓦刀也不含糊。有的老师把自己家盖房的木料、砖块拉了来,真个是舍小家顾大家。
   仅一月工夫,校园修缮一新,一切又恢复了生机。学生们又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了,黄河的细浪里又荡漾着琅琅的读书声。
  


原创[文.心路心语]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一一梅 Re: 回复时间: 2005.06.20 23:46

    黄河的细浪里又荡漾着琅琅的读书声。
  欣赏!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