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安徽比我幸福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宋其羽♀ 收藏:0 回复:2 点击:3428 发表时间: 2005.06.17 20:26:31

我的亲亲可爱老爸(父亲节征文)


   “丫头,快来看,球赛开始啦!”
   这就是我的老爸,出生在60年代,成长在70年代,是个十足的球迷,什么球都看,有点杂,但……我还是不说了,各位看官自己品品吧。
   顺便说一下哦,本人成为球迷也乃老爸培养的,那可要追溯到我还没出生时,他就进行胎教……(处于自我陶醉中)
   只要喜欢足球的人都知道,最近发生了一件能让所有中国球迷兴奋的事——中国国家青年队在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的16强中提前出线。这可让身为中国足球几十年球迷的老爸乐开了花,自那天比赛结束后,出现在老爸脸上频率最高的表情只有一个——狂笑。注意!~~是狂笑,可不是微笑,弄的我妈都不敢和老爸逛街——有人建议把老爸送到精神病院去,因为老爸的表情实在有点那个……
   而作为女儿的我只担心一点:亲爱的老爸,你可别把脸部神经给笑出问题来了呀!~~~
   今天的NBA决赛第四场圣安东尼奥马刺VS底特律活塞11:30时还在直播,平常啊怎么都要赖在楼底下下象棋赖到12:00再回家看体育新闻的老爸出奇的下了班就往家赶,把我妈和妹妹下了一跳,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呢。身为老爸肚子里的蛔虫(这个说法怎么听起来这么别扭啊?)的我,当然明白老爸的心事,于是——拿出一瓶光明牛奶,打开电视并调到CCTV—5,“老爸,看球赛啦!”
   还有就是奥运会时,那情况巨搞笑。那天凌晨刘翔的110米跨栏和中国VS俄罗斯女排决赛正好时间撞上了,于是老爸、老妈和妹妹就因为到底要看哪个而吵了起来,搞的对面邻居认为我们家发生暴动了呢,特地跑来准备劝架,结果劳的我还得花时间去解释了半天。“老爸,你也太孩子气了吧!”汗~~~~~
   他们吵来吵去还得不出一个结果,后来还是我聪明,打开自家电脑,老爸在网上看女排,老妈和妹妹先看跨栏再“转战”女排,至于我吗——两头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第二天来我们家玩的舅舅一家敲门敲了半天也没人去应门(那是当然,全家都在会周公嘛),后来只好悻悻而归。
   类似这些事在我们家发生不下N次,搞的我头大,终于得出一个结论——我比老爸成熟!
   但是……
   本人的脑子实在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人家女孩子都是学文科的好料,可我呢?曾经有位文科老师说我的脑子对于文科来说简直就是花岗岩脑子。这让出身于书香世家的老爸头疼不已,更头疼的是我的作文写的倒是蛮好,语文面对其他文科老师的质疑毫不犹豫的任命我为校文学社的高一社长,老爸对于这点也只有苦笑不得。然后巴着我的脑袋猛看,似乎想当回医生——检查一下我的脑袋里装了什么。
  
   我和老爸认识了16年,我知道,虽然我们家有两孩子,但老爸始终最疼我,这也让我对妹妹产生了一种愧疚感,所以我对妹妹特别好。
   我的亲亲可爱老爸,自我出生以来,给您添麻烦了,一直以来我都很不安分,小时侯让您为我总是调皮捣蛋而心惊胆战,长大后又要为我的学习而担心,实在是抱歉了,谢谢您对我的坏、我的缺点那么宽容,谢谢您为我的学业而奔波劳累,谢谢您为女儿所做的一切,也许平常女儿对您的嘱咐总是摆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大声说“我知道啦”,但我都把那些话记在心里从来都没忘。不要以为女儿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孩子,女儿已经懂事了,虽然女儿现在还不能为您分担一些烦恼但您要记住:无论您做出什么决定,您的女儿都会一直支持您的!
   老爸,加油啊,虽然您的身体不是很好,但是为了女儿,你可要一直健康下去啊,女儿08年还要带您去北京呢!+U!
  
   [后记]
   从来都没有用“您”这个词来称呼老爸,就算是我学乖了吧。
   呵呵,老爸,我爱你!!~~~~~~
  
  


原创[别推荐]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金樽天才 Re:我的亲亲可爱老爸 回复时间: 2005.06.18 16:13

    呵呵,写得很有意思,不愧为高一文学社社长~~~~~~
  同为体育迷,看来你和老爸是一对哦。
  父亲节将至,祝各位父亲大人身体健康,天天笑口常开(但别把脸部神经笑出问题哦..)
  建议版主向热点推荐本文,有问题??嘻嘻,找本天才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雪克 Re:我的亲亲可爱老爸 回复时间: 2005.06.18 20:45

    我和老爸认识了16年。有趣的文字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