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特区豆花村 回复帖

被回复帖: 徐博达的《Re:雨后看花》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雨后看花 收藏:0 回复:1 点击:115 回复时间: 2005.06.09 22:52:53

Re:徐博达


  什么五煞啊什么的!就跟京剧里的快板啊等等差不多吧


删   除    

回帖


回复人: 徐博达 Re:雨后看花 回复时间: 2005.06.10 10:09

    曲的分類大致為二:
  
   首先,從音樂來分,分為南曲與北曲,其分野為汴京之陷落,其樂器為南管北絃,其音階為南曲五音,北曲七音,其他如語言、風格、演出效果等皆各有態響。
  
   其次,從體制上分,此部份為教科書及多數文人所引,今亦從此類細談之,依任訥先生之分如下:
  
   (一)散曲與劇曲之分類表:(散曲—小令、散套;劇曲─雜劇、傳奇、短劇。)
  
   1. 散曲: (1) 小令: (2) 散套:
  
   2. 劇曲: (1) 雜劇─盛於元,為北曲。 (2) 傳奇—盛於明、清,為南曲。 (3) 短劇—盛於明、清,南北曲皆有。
  
   (二)散曲、劇曲之分:
  
   如任先生所言:〝凡不須有科白之曲謂之散曲。〞今日我們多依此分類之。劇曲合曲文、科介、賓白,而以代言之體裁來搬演故事;至於散曲,因為只供清唱而無科白,所以又叫清曲。條例如下:
  
  (1) 散曲是敘述體;劇曲是代言體。 (2) 散曲無賓白;劇曲有賓白。 (3) 散曲無科介;劇曲有科介。
  
   (三) 散曲: 1. 小令:小令元人亦稱作〝葉兒〞,體制比較短小,每一曲調可獨立 成章,各頁為韻。
  
   (1) 尋常小令:指單調的曲子,以一隻曲牌為單位,相當於詩之一首或詞之一闋,然每一小令須一韻到底,不得換韻。
  
   (2) 摘調:猶詞中之摘遍,乃從套曲中摘取一、二精粹美聽之調子,作為小令以供唱誦。
  
   (3) 帶過曲:一曲填畢,意猶未竟,可取音律上相同的曲調來接續(同宮調、同管色謂之),合成一首,以三調為限,過此則要作為散套了,否則便不合格式。(註:明人康海有四調帶過之小令,此為變格,不足為訓。)其例如:雁兒落帶得勝令,罵玉郎帶感皇恩、採茶歌等。
  
   (4) 集曲:猶詞中之犯調,在管色相同的前提下,摘取高低和性值  粗細相同的句子,另組新調。集曲於南曲中流行,如:〝畫眉臨鏡〞為畫眉序犯臨鏡序;〝五色絲〞為白練序、黃鶯兒、青歌兒、紅芍藥和黑麻序各取片段面成。
  
   (5) 重頭:猶詞中之聯章,乃同一曲牌重複使用,以歌詠同類的事 物情感,如:馬致遠以雙調湘妃怨分詠西湖之春夏秋冬;而四塊玉、四首,則合詠恬退。
  
   (6) 同調重頭:此所謂重頭,乃指推演故事者,稱作同調重讀,乃針對異調間列而言,(蓋重頭必為同調)。如:摘翠百詠小春秋,用一百首小桃紅來演西廂故事,敘述張生、崔鶯鶯的邂逅到團圓即是。
  
   (7) 異調間列:用兩首以上不同的曲調,相間排列,以演述一個故事,用韻不必相同,如:樂府群玉所載王月華、朱凱合作的題雙漸小青問答,為十六首小令所成的問答體,共用了廣東原、天香引、鳳引雛、凌波仙的四調相間排列,因既無尾聲,又不同韻,故不能稱為套曲。
  
  

删   除    有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