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河南情感地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凭栏听雨 收藏:0 回复:2 点击:4967 发表时间: 2005.06.02 23:25:04

家乡的吃


  家乡很看重吃,大概与过去生活贫困总填不饱肚子有关,见面时一句“吃了没有”,是很传统,很地道的问候。
  过去,尤其是在乡下,做饭“烧地锅”(土灶),会看到云雾似的炊烟和树的枝叶纠缠在一起。做中饭后,母亲就到院子外拉长声调喊玩耍的孩子回家吃饭,这亲切而朴质的声音如同小米粥的香味一样隽永悠长。
  小时候在农村,还兴生产队,按工分分粮食。分到的小麦有限,整天吃的是黑馍和糊涂(玉米糁粥),家里条件好的能吃到“包皮馍”(白面和杂和面蒸成)。至于蔬菜,夏秋季吃茄子冬瓜白菜萝卜等,冬春季无菜则蘸辣酱或酱豆吃,家乡有“黑馍就酱,越吃越胖”的说法,实在是对穷困生活的自我调侃。没有蔬菜时,人们还食用自腌的咸菜和剜野菜蒸熟而食。
  吃饭的时候,往往是一手拿馍蘸上酱一手端碗稀饭,圪蹴到家门前的路旁,一会儿就围上一圈人,边吃饭边唠嗑,说些家事或家长里短,其乐也融融。那时的饭食极其单调,早晚都吃稀饭,中午多吃汤面条。对于干农活的农民来说,馍成了主食,那些好收成的地块就叫“吃馍地”。只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给寡淡的肠胃添些油水。过年了,一年都舍不得吃肉的人家也要割几斤肉包饺子吃。麦罢后走亲戚要炸麻糖(油条)、糖糕、菜角、焦油、麻花儿等,无论大人小孩,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吃过油货的手还要在头上抹抹,说是能让头发更黑更亮。
  那些年,红薯特别多,烧红薯、蒸红薯、红薯糊涂,还有炒红薯面,吃着噎得哄。红薯叶也舍不得丢掉,炒炒当菜吃。在现在,偶尔吃块红薯,甜丝丝的,可是那个年月吃红薯真是觉得苦涩。红薯吃多喽,屁就多,所以在村里头总是能闻到夹杂着红薯味的臭气。
  那是一个辛酸的日子,一个需要勤紧裤腰带的日子。今天,大鱼大肉在普通百姓的餐桌上也不再稀罕、各类新鲜蔬菜无论春夏秋冬都会满足百姓们的口味。而黑面窝窝、野菜被当作时尚佳肴来享用,人们的生活真是吃甘蔗蘸糖——甜上加甜了。
  现在的乡村,都开有饭馆,来了客人,一般都到那里去吃。在原阳县城,大饭店、小饭馆几乎脸对着脸,肩挨着肩,空气中氤氲着饭菜的醇香。漫步街道,最多的是羊肉烩面馆。原阳烩面一如原阳人的朴直,面条筋道,碗中只放羊肉、香菜(或韭菜),再拌上红红的炸辣椒,那滋味真叫地道。不似郑州、新乡的所渭滋补烩面,粉条、海带、鹌鹑蛋乱放,面条则软不拉唧。原阳的凉粉也很有名,郑州、新乡的市民以食之为快。
  在原阳,不但能吃到本地的特色饭菜,那些川菜馆、粤菜店、东北菜馆等还会让你品尝到天南海北的美馔佳肴。
  
  


原创[文.浮生杂记]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一一梅 Re:家乡的吃 回复时间: 2005.06.05 15:56

    欣赏!你们家乡的吃啊。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孤星泪 Re:家乡的吃 回复时间: 2005.08.22 18:20

    新乡的“臭老大烩面”挺好吃的,哪天请你吃~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