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河南事事关心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凭栏听雨 收藏:0 回复:1 点击:5438 发表时间: 2005.06.01 00:16:29

老 当 益 壮


  1786年,广东考生谢永祚98岁乡试中举,与他同榜的有一名才12岁的童子,一老一少格外醒目,某抚台赋诗道:“老人南极天边见,童子春风座上来。”一时传为佳话。按清朝科举考试惯例,你谢永祚这么高龄的生员可以恩赐为举人。但他谢绝道:“老手未秃,安见此生不为耆儒一吐气?”中举后,谢永祚戏作《老女出嫁》诗一首,明志励人:“行年九十八,出嫁不胜羞。明镜花生靥,持梳雪满头。自知真处子,人号老风流。寄言青春女,休夸早好逑。”幽默风趣,真乃一老顽童矣。
  其实清朝时期的老考生非特谢永祚一个,乾隆年间,湖南兴化举子杜要,70岁时步行3000多里赴京会试;广东贡生黄章100岁时,由他的孙子提着灯笼带路,上省城考试,灯笼上写着“百岁观场”字样;道光年间,广东三水人陆云从100岁开始入学,103岁参加会试,被朝廷恩赐国子监司业一职。
  谢子祚等人虽届耄耋之年,但求学精神不减,活到老学到老,着实让人感动。由此想到《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成了后人讥讽嘲笑的对象,实在不该,倒显出了我辈的幼稚、愚讷。
  这几年,高考制度改革后,考场上也出现了两鬓斑白的考生,无论他们成绩如何,我都为他们鼓掌叫好。
  
  


原创[胡杨论剑]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一一梅 Re:老 回复时间: 2005.06.05 16:30

    欣赏!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