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河南情感地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凭栏听雨 收藏:0 回复:2 点击:4930 发表时间: 2005.05.31 23:01:05

老家的麦子


  老家的麦子
  
  那几年, 我在离老家很近的一个农业中学教书。透过满是豁口的学校院墙,就能看到大片大片的麦田。看麦田由绿变黄,麦熟的香气搀和着泥土的味道悠悠地飘进教室,我会深吸一口气。这时,父亲就会让村上的学生捎信叫我回家割麦子。
  晨曦微露,我睁开睡眼,听见“嚓嚓嚓”的声音——父亲在磨镰刀。他磨一会儿,用手指在镰刀刃上试试,不中就再磨。磨好后,父亲、母亲、我和已成年的弟弟就每人握一把镰刀走向麦田。
  我们走到地头时,战斌叔已经快割一遭了。我说:“叔,您怪勤哩。”他说:“趁凉快。”头只抬了一下,就又把身子埋到了密密的麦子里。
  这是个成熟的夏天。土地在我的眼里丰腴起来。太阳的光芒和麦芒亲吻,我听到一种激越躁动的声音。这个时候,布谷鸟的叫声更响亮了。
  我的心头就在酝酿一首诗,但是父亲的厉声吆喝不允许我再“发神经”。父亲弓着腰,像一只船分开麦浪,镰刀片不停地挥动。母亲割麦的姿势是蹲着向前挪动的,但是和父亲一样的快揵。相比之下,我拿镰刀的手是那样的笨拙。挨边地里的那个刚过门的新媳妇抿着嘴在笑我,我的脸火辣辣的。我说,我的镰太笨了。弟弟说,手不溜,别怨袄袖,咱俩换换。弟弟初中没有毕业就不上学了,早成了劳动的好手。
  割麦,头皮是热的,腰背是酸的,手腕是麻的。这几种滋味折磨我几天后,慢慢就适应了。
  村里人不忍心让麦子在地里呆的时间太长,他们一杈杈地把麦子挑上“奔马”车,让麦子回家。母亲总在车过去后,把掉在地里的麦穗捡得干干净净。她还小跑着跟在车后,和别人抢着去拾路上的麦穗。
  麦子上场,翻晒干,就开始上磙碾。我是碾过场的,开着“小四轮”带上石磙一圈一圈地碾,碾两遍后,像烙饼一样把麦子翻过来,再碾一遍,就碾干净了。为了不让麦子落到雨肚里,我们一家人饭也顾不上吃,一天能碾两场。到了夜里,还在拾掇场,挑去麦秸,把和着尘土、麦糠的麦子堆成堆。我累得骨头散了架似的,倒在麦秸堆里就睡着了。没有梦,睡得一塌糊涂。
  第二天,趁风起时,父亲和弟弟用木锨扬出净麦籽。麦子扬干净后,日头毒时,摊开一晒,灌到袋子里,甜蜜的汁液也灌到父亲和母亲的心坎里。麦粒从簸箕里流经我的手掌心,痒痒的,酥酥的,一股温润的感觉像一首歌在唱。父亲蹲在场边,有滋有味地抽着烟,吩咐我给装麦子的袋子过过数,算算会打多少斤。
  几天的辛苦,过了一家人几遍手,父亲和母亲把从去年秋天到今年夏天的收成——几十袋麦子贮藏到屋子里,又开始了新的盘算——他们要靠这些麦子给弟弟盖房子娶媳妇了。
  这两年,我到了县城工作,离家远了,麦天回家的时间短了。而老家的麦子不等人,我劝父亲用收割机收麦子,但是父亲“顽固”地不肯丢掉镰刀。在我的一再劝说下,他才大块地用收割机收,小块地还用镰刀一镰一镰地割。他说,割麦子那劲儿,可中受!
  可是我,喝多了麦子酿成的啤酒,肚子鼓起来了,身子蹲不下来了。我只会像那些酸诗人一样写几首歌颂麦子的酸诗。我总在想,老家的麦子,我还会用镰刀去触摸你吗?
  


原创[文.百味人生]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一一梅 Re:老家的麦子 回复时间: 2005.06.05 16:10

    老家麦子的散文
   存在于思想,思想来自心灵!看到了麦子你也就找到了灵感。欣赏!
  

回    复    

回复人: 方央 Re:老家的麦子 回复时间: 2005.08.30 21:09

    在城市有月亮的晚上,你若是站在阳台上,会觉得月亮就如一把镰刀,扑向老家的麦子。
   欣赏文字如田野的质朴......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