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宁夏创作空间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西山晴雪 收藏:0 回复:2 点击:1022 发表时间: 2005.05.23 10:37:13

江上几人在


  原本是不打算买书的。进了书店,拿起这本《文化自白书》,不由得改了主意。我收集访谈,只略略翻看,便发现这本访谈不一般。
  张者,2003年“最具潜质青年作家”。两年前的长篇小说《桃李》,以及长篇经济学访谈录《谏言》都令人印象深刻。
  在他的《文化自白书》里,收录了对巴金、杨绛、张岱年、冯亦代、周汝昌、黄苗子、张中行、贾兰坡、张开济、茅于轼等十四位名家的访谈,其中的张岱年、贾兰坡两位老先生未及本书出版,已然仙逝,更加重了这部访谈的史料价值。
  十四篇访谈展现了十四位当代中国大知识分子的现状以及他们的性情涵养与文化理想。老人们、学者们波澜不惊的话语震撼着我,几次无语而咽。正如张者所说,他所采访的对象,“都是极具个性和充满人格魅力的人”,他们于死无惧,对生留恋,他们“现状孤独,一生苦难,悲天悯人,赤子之心”。
  做这样的访谈是需要勇气的。面对个个“修为精湛、内力浑厚、自成体系”的“武学大师”,访谈本身就让自认为是“武林后辈”的张者“心力交瘁”,而不得不突然结束最少五十人的访谈计划。起初,我不免遗憾,及至读完,似乎也能理解张者的心情了。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在一个没有大师出现的时代,活在中华文化金字塔顶端的年逾古稀的老人们苦苦支撑着、坚持着。高处难掩的丝丝寒意,叫旁观的人也心酸。而他们又真实地活在平民世界里,他们是文化界的弱势群体,势力的现代人口里喊着仰慕,又有几人是真正的追捧者。他们用平和的方式表达着不同的愤懑,因为他们知道,即使呐喊,微弱的声音也会被浊流淹没。
  巴金在病床上痛苦地熬过百岁,早已无法自由表达的老人为所有人惟独没有为自己而活着;95岁的杨绛在孤独中回忆“我们仨”在一起的日子,笔耕不辍,继续钱先生未尽的事业;张岱年一个人守着一屋的书,扣响他的家门,哲学家再也无法亲自为客人开门,他在天堂寂寞着;90岁的冯亦代为真理而泣,因为他的痛苦无处也无法诉说;张开济一生梦想设计最美的京城,老来的他却只有在塔楼上眺望满目的摩天大楼……
  看人生的起起落落、苦辣辛酸,是对我的惩罚。看这么多沉重的人生在我眼前一一展现,是惩罚后的褒奖。
  就像人生无法完美,《文化自白书》在编写体例和文字校对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陷。瑕不掩瑜,希望还有再版的可能。
  
  2004年11月16日
  
  又据2005-2-25人民日报:“乙酉年新年的最后一天,就在许多人忙着逛灯市、吃元宵的时候,93岁的冯亦代悄悄地辞别了身边那些曾经与他共沐风雨的朋友,悄悄地飘离了这个他曾经无限眷恋的世界。”


文坛.百味人生收录 原创[文.百味人生]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雪克 Re:江上几人在 回复时间: 2005.05.23 10:42

    提读!文笔及内容都不错!

回    复    

回复人: mingzhong Re:江上几人在 回复时间: 2005.05.23 13:15

    文集里没看见,新帖里看见了。
  好文章,有震撼力。希望看见林子里多有这样的文章。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