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三两伤心事想起(二) |
2005年2月3日是老舍冥寿106岁,这位语言艺术大师离开我们已经39年了。
离乙酉新年还有两周,想起几天前参加的一场考试,有一道比较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之区别的题,我东拉西扯地说到了老舍先生的《正红旗下》。
攀上床头的书架去取,最上面是我心爱的《老舍全集》。放得高是因为怕她被外人随便翻阅,那月白的封皮净净儿的,就是自己看也必是先洗净了手。
《正红旗下》是老舍在世时写的最后一部小说,可惜未能完成。1966年8月25日清晨,老舍被发现已自沉太平湖,《正红旗下》永远没了下文。老舍自沉前的8月23日,先去了北京市文联参加“文化大革命”的学习,当天下午与萧军、荀慧生等市文化局、市文联的20多位领导干部和知名人士被红卫兵拉至文庙,跪在焚烧京戏戏服的大火炉前遭受毒打,回到市文联后继续受到毒打至24日凌晨。太平湖公园的看门人说:“8月24日,这位老人在这里坐了一整天,由上午到晚上,整整一天,几乎没动过,估计,悲剧的终了是发生在午夜。”老舍自杀那年,67岁。
近代著名大学者王国维同样选择自沉结束生命。1927年6月2日早上,他和往常一样去清华园处理工作事务,一切妥当后,他坐了辆黄包车前往颐和园。走到半路,他突然想起给一位学生写的一副扇面有问题,随即折回清华园。写好扇面后,再次坐上黄包车前往颐和园,从容自沉昆明湖。
王国维的死因说法很多,有说是绝望于社会现实,有说是因为欠债……不管怎么说,中国近代绝顶聪明成就非凡的大学者在他50岁那年,自沉了。
2005年,还有一位值得纪念的学者90冥诞,他就是生于1915年7月1日,病逝于1974年12月3日的经济学家、思想家顾准。
《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于1994年9月——顾准去世20周年之际,京城内外各大小书店曾一度一书难求。10年后重读《顾准文集》,他毕生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依旧震撼着我。
从1952年“三反”运动开始到1974年病逝,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做学问最黄金的22年,厄运一直缠绕着顾准。自己被撤消党内外一切职务,两次被戴上右派帽子,长期下放农村劳动改造,文革之初妻子自杀,子女坚持“信念”而断然与父亲划清界限,年近九旬的老母近在咫尺,至死不能一见……尽管如此,顾准却不曾放弃理想和信念,抱定真理和自我。他是动荡年代里的稀有物种,更是当代社会渴盼的真学者。可惜他已远去,去时59岁。
见识了死,才知生的不易。扭曲真理的年代,生不如死。
2005年1月27日
|
|
|
|
 |
|
回帖 |
 |
|
| 回复人: |
一条人文主义狗 |
Re:由三两伤心事想起(二) |
回复时间: |
2005.05.20 22:07 |
|
体味到作者的人文关怀。
------------------------ 我始终是未来的英雄,一方面我如饥似渴地想成为一尊圣体,另一方面又不断推迟这个愿望的实现。
——让·保罗·萨特
|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