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霜叶 收藏:0 回复:3 点击:9973 发表时间: 2005.05.09 11:33:10

有感于刘艳梅之死


   前段时间,中央一台播放的《民工》的确是一部感人之作。看到剧中人物刘艳梅的死,我也不禁泪雨滂沱,刘艳梅出身于六十年代初,可谓英年早逝,如此温柔娴淑、勤劳克已、多情善感之人,却因为偶尔的一次行为出轨,编导竟安排她在田间劳作时,死去了,这笔法也真够绝的。
   可以说,在50年代至70年代,在我国工业很不发达的时代,是以牺牲农民利益来完成我们贫弱国家的初步积累的。到了80年代至90年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时,农民兄弟牺牲的不仅是利益,献出的不仅是汗水,有的甚至是生命,而农村妇女在丈夫外出后支撑的不仅是一个家,更是农村这个广阔的市场,她们不仅要承受超强的体力劳动,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压力,这方方面面的重压,有时让她们喘不过气来。
   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渴望脱贫致富的农村青壮年农民纷纷进城务工,他们以超常的劳动强度,获取本就回报低、还要被反复克扣、也不能按时领到手的微薄收入。就是为了这一点点的微薄收入,他们不惜抛家别子,不惜在城里忍受工头的欺诈,而把繁重的农活留给妻儿老小。丈夫和儿子这样的壮劳力进城后,妻子便成了家庭农活的中坚力量。她们柔弱的肩怎么能承受超常的负担,她们脆弱的心已被孤寂、伤感、委屈击得粉碎了。
   从刘艳梅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新经济时代对女性的挑战和加在女性肩上的担子,可以看出传统道德的约束和人性需求的冲突,更可以看出中国的农民,尤其是农村女性为了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所承受的压力和作出的具大牺牲。
  
   刘艳梅死了,但她留给我们的是沉重的思索。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祁肇 Re:有感于刘艳梅之死 回复时间: 2005.05.11 09:00

    难道每次只有生命的代价才能让我们真正的去思考些什么么?虽然没看这部影视作品,但是民工我倒是常见,有时候还有所交流,所提问题,的确太值得每个人去思考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我泽如春 Re:有感于刘艳梅之死 回复时间: 2005.05.19 01:24

    我们拼命地往冲,应该是为了好站在位置拉后面的人一把。
  而不应该只是为了往前冲。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徐博达 Re:有感于刘艳梅之死 回复时间: 2005.07.08 15:40

    此现象的确值得深思。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