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甘肃起风了 回复帖

被回复帖: 回程车的《爷爷》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西木歼 收藏:0 回复:0 点击:156 回复时间: 2005.05.08 17:55:52

Re:爷爷


  人文狗先生说的很好。我读罢上面的文章,很感动,而后摧心,而后也有些话要说——
  
  一直以来,甘肃是我们民族文化根系所在的热土,人文资源极其丰富,文化沉淀极其深厚。甘肃连绵的高山,高原,戈壁,草原,造就了民众的心态的敏感,民族深层心理层面的悲剧性生命观,更加造就了这里极强的生存张力与生命张力。尤其近现代以来,甘肃同时更是一个落寞的地方,民气低糜更加人灾频仍。这一切成就了当代甘肃的一种底色、基调、底蕴。一切显象表征,人情世态,莫不受此影响。
  
  回到文章,回程车的这个“爷爷”,我以为是我们甘肃,我们国家,无数这样的“爷爷”的一个缩影,一个代表。这个爷爷,是平民的代表,是知识分子的代表,是他们这一代人这一个集体的苦难的代表。我尤其要说说我们甘肃的那一段黑暗的日子,不想多说,我把前几天在一个同乡前辈知识分子的社区里的帖子重新粘贴一下——
  ---------------------------
  星期五刚好看了4中的刘大有老师的一本丝绸之路的游记,有几页写了夹边沟的事情,读来震撼,发指背凉。《夹边沟纪事》,我最早在上学的时候在上海文学看到,当时已经极其震惊。后来又陆续看了一些张仲良当政甘省时的其他史料,如:通渭60年前后14万饿死7万,绝户无数;武威某县“宁可人吃草,不可红旗倒”的“事迹”,甘肃在“自然灾害”期间大面积死人的情况,祖辈曾讲在天水城陕西人可以用一袋洋芋换一个大姑娘,等等等等,不堪言传!不堪言传!。。。
  闻此种种人间惨行,如赤身入窖周天过电,寒毛颤栗,心悸不止!
  今天是礼拜一,在一个常去的论坛,猛然又见了这一篇关于夹边沟的文字,心潮翻滚。当年我三千甘肃精华,竟弃之如刍狗,出十还一,受尽炼狱折磨,更为令人长恨者,乃曾为兽行者鲜有报应,甚至几十年后,甘肃当局继续装聋作哑,主流甚至甘肃的“清流”,鲜有回顾,鲜有反思,鲜有批判。难道我甘人的种子,果真被夹边沟绝灭了!
  各位,我们甘肃本已贫瘠。隋唐后很不出人才,出几个人不易。我们甘省要是人才多,左宗棠也不会用马家治甘,导致甘肃文化倒退百年不止。民国文化大兴,好不容易让甘肃出了几个读书人的种子,一个夹边沟下来死得差不多,再接上一个文革,甘肃流过洋的几乎死绝,有些学术水平的或整死或远走,现在我们甘肃几十年没啥牛人了。
  该清算了,该清算了。死人在喊,活人也在喊了。。。。
  ——————————————————————
  
  以上是我不久前的文字,近来左风日盛,一直不敢见光,现在稍稍斗胆在这个回帖里说说。
  这里的“夹边沟”,是一个劳改营,在酒泉。57年~61年间,这里关押了3000多名“右派”,我们甘肃当时最优秀的“读书人的种子”,几乎囊括。最后的结果,是3000多人的死亡。确切的说,是全部饿死。此时,我很想让大家看看那些戈壁滩上被草草埋葬的人,他们的头发在野风中被吹散摇摆。。。
  
  当年我的高中母校有超过一半的教员被定为右派,被发配到夹边沟的6人,只活着回来一人,其中一人死后,腿上的肉被人割走。
  不想多说了。最后说明,此文的题目,是——《张仲良,一个终将被写入世界文明史的待裁判者》。
  
  


删   除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