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甘肃起风了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gsxlm 收藏:0 回复:6 点击:4980 发表时间: 2005.05.01 12:40:14

我的暧昧女同事


  杏脸桃腮柳腰娇
  东倚西荡态难描
  痴狂未解香罗带
  已许温柔乡中老
  

------------------------
无才歌咏,暂来打油。

原创[文.古风雅韵]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一条人文主义狗 Re:我的暧昧女同事 回复时间: 2005.05.01 13:44

    平仄不对吧好像。

------------------------
How can I know what I think till I see what I say?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gsxlm Re:一条人文主义狗兼答其他平仄的执行者 回复时间: 2005.05.01 14:16

    你说的是古代的平仄还是今天的平仄?要是古代的平仄,我不是古人,我不是做古诗,我不必对平仄;要是今天的平仄,今天的人是不讲平仄的.我只是李有材板话而已.
  

回    复    

回复人: 林少卿 Re:我的暧昧女同事 回复时间: 2005.05.01 14:47

    :)
  此子快人快语。

回    复    

回复人: 一条人文主义狗 Re:我的暧昧女同事 回复时间: 2005.05.01 15:08

    我说的当然是中国诗歌的平仄。
  所谓中国诗歌,分古诗与新诗。新诗要不要讲格律、平仄、押韵,各方家尚有争论。郭沫若不讲,闻一多就讲。但个人以为,诗歌不同于“分行写的几句话”之处就在于它的音乐美,而音乐美是建立在韵律上的。因此,余即做新诗,亦必押韵。
  楼主此诗属于七律。因此是否要押运是无须讨论的。体裁是什么?是形式。根据现代文艺理论的认定,形式大于内容。七律是要求最为严格的古诗形式之一了,联联有定式,字字有要求。
  今天的人也有讲平仄的。像一些对唐诗宋词比较的熟悉的文学朋友,看到按唐诗或宋词形式写的东西却不按照其形式的要求做,不感觉好。我就是一位。
  《李有材板话》也有其特定的语言风格和形式。楼主若有,可以贴几篇来,大家共欣赏。事实上,李有材的板话也都非常讲究韵律。

------------------------
  我始终是未来的英雄,一方面我如饥似渴地想成为一尊圣体,另一方面又不断推迟这个愿望的实现。
           ——让·保罗·萨特

回    复    

回复人: gsxlm Re:我的暧昧女同事 回复时间: 2005.05.04 10:55

    一条人文主义狗 言之成理,有志于成文学之材者不可不听.然我等在此虚拟之网络上,如朝菌,如晨露,旋生旋灭,不愿亦不能留名百世;我歌我哭,放浪形骸,才是你我之真意.我还是以为内容重于形式.我的文字或许拙劣,我的感受是真的.在网络上我爱读这样的东西,因此也这样要求自己.至于将我说成偶,将东西说成东东,诸如此类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多大的意思.当然所有的理由也不能成为我拒绝长进的借口.不过我要说:让现代文艺理论见鬼去吧.

回    复    

回复人: zhs915 Re:我的暧昧女同事 回复时间: 2005.05.18 11:52

    存在就是必然。各种形式都可以尝试,也应该允许尝试。

------------------------
牧马人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