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福建创作空间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爱上散步的鱼 收藏:0 回复:3 点击:5420 发表时间: 2005.04.18 16:19:22

文学与香港脚


  
  
  一个人得了香港脚,真是了不得的事情。听说有人把它称做“富贵病”,这是个好称呼。我以为正是生活水平的优越带来的副作用。
  这些“富贵人”到家脱下鞋,就可以搓痒,坐在凳子上,用手也可,双脚互搓也行,有条件最好来点misic,伴着音乐节奏,保管你飘飘欲仙;其次,香港脚的味道醇厚,历久不衰,也是一绝。如果宿舍有人得了香港脚,我们便担心鼻子不堪重“闻”,无奈之下,只好买空气清新剂拯救嗅觉,这样一来可以麻痹自己神经,二来可以拉动市场需求,利国利民。
  我们首先得理解“香港脚”的苦处——我相信没人愿意自己的脚臭得像粪坑里的石头,只显然不是自己能主宰的。这本来只是个人问题,但是一到宿舍就成了“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迫不及待要解决的,就用上了空气清新剂,这点让我忧虑重重。当今文学往往扮演起空气清新剂的角色。陈独秀先生提倡文学要“铁肩担道义”的社会使命可以弃之不顾,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文学沦落到为社会某些弊病“妙手著文章”的份上,可是当今文学的立场往往尴尬难言。
  香港脚的味道可以用空气清新剂来掩盖,轻轻一喷,马上满室生香,让人立生心旷神怡之感;同样,社会问题也可以用文学美化,暴力凶杀,变态色情,经过文学仗义执言,也让人耳清目明。经过清新剂的净化,我们面对香港脚的味道泰然处之;经过文学的浓描重彩,我们对一些社会弊端心安理得。于是,“香港脚”便可以坦然地生存下去,不仅主人熟视无睹,连旁人也不以为忧。大家都想:反正空气清新剂便宜得紧,花几块钱便可相安无事,何乐而不为呢?
  古人云:“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着实真知灼见。我看过一位患香港脚却不加治疗的朋友的处境——除掉臭味不说,看他的脚丫子,因为奇痒难忍,抓得溃烂,一片血肉模糊,惨不忍睹。这时候香港脚才成了一个大问题,可是悔之晚矣!一些社会问题也同样面临这种处境,或者将要面临这种处境。
  丢弃了文学的社会责任,文学是点缀生活的花瓶;沦落成掩饰“香港脚”的清新剂,文学便是文明失落的帮凶。当年鲁迅先生文中曾有过这样的话:“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热风·随感录三十九》)当年他把这当作是“国粹所在,妙不可言”,于今日观,文学对弊病的粉饰“妙不可言”如是。
  心痛之甚。
  
  
  PS:文中没有举例,绝非作者不知,也不是作者遗漏,而是有意为之——文学的悲哀正是如此,想说话的时候往往失语。
  
  
  
  
   2005年4月13日
  

------------------------
我应该有很多你的回忆,但我的眼睛看到的一切都很茫然。我站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阳光和你一起消失。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雪克 Re:文学与香港脚 回复时间: 2005.04.19 09:25

    有理!有礼!

回    复    

回复人: 西木歼 Re:文学与香港脚 回复时间: 2005.04.20 08:55

    文意绝好!文字上佳!

回    复    

回复人: ice.yuan Re:文学与香港脚 回复时间: 2005.05.25 09:08

    旁征博引,一针见血!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