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福建创作空间 回复帖

被回复帖: 爱上散步的鱼的《自由恋爱》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散步 收藏:0 回复:1 点击:199 回复时间: 2005.04.17 16:41:21

Re:自由恋爱


  我喜欢这篇文章。
  有太多偶然性的东西让我不能拒绝,作者的名字、王小波、昆德拉以及在轻与重中挣扎的那个主角,都让我感觉到某些似曾相识的生活意象。由于六个“碰巧”,托马斯收容了特丽莎,实际上却被特丽莎束缚起来,这就是命运中的“非如此不可”;碰巧作者也提到了对命运的无奈。那么,由我来接受这篇文章莫非也是一种命运?
  作者显然是接受了一些昆德拉的观念,文风则更像王小波;记得我读过作者的另一篇文章,是模仿钱钟书的风格写的,写的也很不错。托马斯和弗兰茨——昆德拉塑造的这两个人物,究竟谁是知识分子的归宿?以我的理解,他们最后的非正常死亡都表达了昆德拉的暗示。而另一个人物,萨宾娜,不知道作者注意了没有,她的结局或许有更积极的意义存在。文中的主角,是托马斯和弗兰茨的混合体,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环境造就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的写作背景,是前苏联入侵捷克,在知识分子的精神诉求和社会背景的冲突中,托马斯和弗兰茨以个人的生活和生命为代价进行了抗争,而萨宾娜选择了逃避。事实上追溯昆德拉本人的选择,我想他在用萨宾娜是在表白自己。
  作者此文,营造着中国知识分子在道德悖论中挣扎的现实环境,这种思考是极其可贵的。虽然有些模仿的痕迹不很干净(例如“猫”的意象表达,大伟这个人物的塑造等),仍然堪称胡杨文坛中的精品。
  散步有一些拙见,提出来和作者交流。昆德拉是结构艺术的大师,在音乐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因此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他本人在“关于结构艺术的谈话中”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希望作者不仅能够模仿和借鉴,有所创新就更好了,散步期待着。
  作者文字功底深厚,散步敬佩之余,还有一些学习的奢望,希望继续支持浮世专栏。
  


删   除    

回帖


回复人: 爱上散步的鱼 Re:散步 回复时间: 2005.04.17 19:25

    谢谢,其实我在写的时候没有想到昆德拉,他是一个丰碑,离我还太遥远。不过我是文学院的学生,我想到的确实是知识分子的出路,也许道德和欲望之间矛盾重重,但是我们还是得有一个立场。我想,我们要给知识一点尊严。
  仅此而已。
  谢谢散步的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删   除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