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吉林伊人有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jlyjlwh200 收藏:5 回复:15 点击:4665 发表时间: 2005.03.23 07:38:35

足迹(71)--天津受骗


  2005年3月23日
  
  如果不亲眼目睹坏蛋们是如何合伙行骗的,温河可能不会相信社会上还有这样的坏人;如果不亲眼目睹这帮家伙的恶性,温河还真不知道坏蛋们竟会有如此高明的骗术。
  从上海到天津,仅仅走了归途的一半路程。如果仍坐自己的车,大约还需要3天多时间,可是家里还有个赛事在等待温河回去组织,为了赶路,温河决定从天津坐火车回去。
  同行者是体育股长王某某,被骗的事件就发生在此人身上。
  因为车是晚上的,还有很多时间,温河二人买完车票,就准备到天津市内逛一逛。
  见路旁有一厕所,二人就进入里面小解。这时一个戴着夹帽子、左肩挎包的人(姑且称它为A),和王某某嗒嗒咯咯就聊上了。
  温河一听,A是东北口音。只听对王说:“咱们都是东北人,听到口音就亲啊!”
  王说:“就是,你是哪的?”
  A说:“我是吉林的。”越弄越近,弄成一个地区的了。
  接着两人越唠越近乎,只听A神秘地对王说:“咱们都是吉林的,有个好事我才对你说,刚才路上遇见一对年轻的小两口,钱让人家掏走了。没钱回家,手中有块纯金的表,在那贱卖。我兜内没钱了,不然我非买了不可,立马赚大钱。”
  王平时是个内向的人,有贪小便宜的毛病,听A一说,马上问:“在哪呢?”
  A说:“我领你去看看。”
  温河平时警惕性就很高,一般有热闹的地方决不往前凑;而且也从不在路上买东西,就叫住王说:“别去了,咱们抓紧到劝业场看看吧。”
  王对这块金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说:“看看就走,耽误不了多长时间。”
  温河不好多说,也跟着他俩向西走了一段路。
  道旁果然站着一名身高也就160 公分、背上背着个孩子的男人(姑且叫它 B),女人在他旁边站着,两口子一脸忧愁状。
  A首先上去对B说:“你表还卖不卖?有人要买。”
  B说:“你等会吧,有两人要买,取钱去了。他们要不买,就卖给你们。”
  这时只见从西面慌里慌张地走来一个小子(姑且叫它C),急头白脸地对B说:“我同伙可是取钱去了,你不能再卖给别人了。”
  又转过头来对A说:“你别整事,我们买定了,你们不能撬行。”说完又向西走去,显出十分着急等待同伙的样子。
  见C走开,A马上过来对B说:“他钱还不一定能拿来,卖东西谁等他,他要是拿不来钱呢,不耽误你卖了?这有人要,还不赶快出手?”
  B脸现难色,最后终于下决心说:“行,不等了,就卖给你们吧,我还急着回家呢。”
  王就急忙把表拿过来看,看完又交给温河看看。温河一看,果然金光闪闪,但自己又不是内行,也从来没看过金表是啥样?不敢表态,就说:“表看起来金光闪闪,但咱们买不起,还是算了吧。”实际给王打“破头楔”。
  可此时的王已鬼迷心窍,坚决要买,于是 二人讲来讲去,定价为240元钱。
  见这么贱能买到金表,温河更加怀疑了。于是将王拉到一边,悄悄地对他说了自己的担心,没等王说话,A赶紧跟了过来。对王说:“你就别再犹豫了,这好事上哪找去,他不丢钱240元也不一定能卖。他没着落了,不贱卖还有啥法?”让人一听分析得相当有道理。
  王见A说得有理,就坚决买这块金表了。
  王掏了自己所有的兜只有200元钱了,于是向温河借了40元钱,把表拿了过来。
  表刚到手, 只听A说:“不好,C回来了,他要来,咱们就买不成了。你赶快走,我先顶着。”
  温河往西一看,果然在200米处两个小子急忙向这里赶来。
  王以为占了大便宜,怕C来不答应,小跑着向东而去。
  温河被王拉下老远,忍不住回头看了看,只见A、B、C三人弯弓搭背 ,十分开心地哈哈笑着向胡同走去。原来他们是一伙的。
  温河看到这种情景,更加明白了这绝对是场骗局了。马上喊住王,对他说:“你跑啥?你被骗了,他们仨是一伙的,赶快去追。”
  温河领着王向西猛追了过去,还哪里见得着踪影?
  汗立即从王的脸上淌了下来。温河说:“不管真假,先去鉴定一下再说吧。”
  鉴定人员告诉王:“这是苏联出产的表,一点金都没有,我们商店就卖,24元钱一块。不信,你到里面看看。”
  还看什么?肯定受骗无疑了。
  王在家 还是个惧内的人,丢了钱要是让老婆知道了,就得扒他一层皮。
  现在看240元钱算啥?可是1986年可不算小数了。一个人大约得挣半年。
  回来的列车上,王是分文皆无,温河掏钱买饭买菜供着他吃,并百般安慰,保证给他保密。
  回来后的一段日子见他始终压力很大,没办法堵上这个窟窿。在一次困难补助中,温河帮他度过了难关。
  可就是这小子,纯系中山狼,此后想抢班夺权,充当了整温河的急先锋。后来因搞破鞋弄得威风扫地。本人得了抑郁症,半死不活的。
  可见,有的人啊,狗都不如,纯属是狼。难怪有些人那么喜欢养狗。如子扬、玻璃鱼等。因为狗对她们是忠的。
  


文坛.浮 世 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子扬 Re:足迹(71)--天津受骗 回复时间: 2005.03.23 09:52

    呵呵,老哥连俺滴名字都写错哩~~~~
  
  我身边也有个同事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其实人心要是少些贪念,就会少了很多灾祸。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淡雅幽香 Re:足迹(71)--天津受骗 回复时间: 2005.03.23 10:44

    这事真快,怎么一转眼就流行到你们那了?给他们一个称号叫检测组织或钱财欲念考验小组......
  
  骗子和被骗人在特定时间永远是最好的搭当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彩云飞 Re:足迹(71)--天津受骗 回复时间: 2005.03.23 11:22

    刚刚QQ上跟以前的同事聊天,得知手机被抢,一个认识的人,借手机打电话,拿到手机就跑了~~~`
  出门在外,防人之不心不可无啊。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雅茹 Re:足迹(71)--天津受骗 回复时间: 2005.03.23 12:14

   
   类似这样被骗的人初始都有贪小便宜的心理,这就叫贪小便宜吃大亏。现在更不乏其人,他们的骗术并不怎么高,可还是总有上当的。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玻璃鱼 Re:足迹(71)--天津受骗 回复时间: 2005.03.23 18:00

    贪小便宜的人往往总是会上当,一次二次,,,,一次又一次!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心河 Re:足迹(71)--天津受骗 回复时间: 2005.03.23 22:50

    哈哈,,挺逗,,你的这个故事过去曾听说过,没想到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人啊还是莫贪小,,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九九 Re:足迹(71)--天津受骗 回复时间: 2005.03.24 12:16

    现在的骗子使的方法是五花八门,主要还是抓住人的某些弱点。自己要提高警惕。

回    复    

回复人: 爱到荼靡 Re:足迹(71)--天津受骗 回复时间: 2005.03.27 22:03

    受骗皆因贪婪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阿辽申卡 Re:足迹(71)--天津受骗 回复时间: 2005.03.27 22:35

    这帮家伙蹿到新疆,可害苦了农村的老百姓。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冷月孤独 Re:足迹(71)--天津受骗 回复时间: 2005.03.30 14:27

    这样受骗的往往是想贪便宜的。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j1027 Re:足迹(71)--天津受骗 回复时间: 2005.04.06 14:43

    说起受骗的事,我身边发生的可多,那些人简直是诡计多端,有的给骗子得呈了,有的就给家里的人及时发现而制止了。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月亮上的猫 Re:足迹(71)--天津受骗 回复时间: 2006.01.18 21:55

    骗子是多,但是只要不贪小便宜,还是可以避免一些的.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zimalian Re:足迹(71)--天津受骗 回复时间: 2006.03.02 20:13

    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儿饼!再者,贪婪龌龊是会得到报应的.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恬静 Re:足迹(71)--天津受骗 回复时间: 2006.04.14 21:40

    可恨的骗子,以后还是别贪小便宜的好!即使天上掉馅饼,也砸不到普通老百姓头上!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不了解 Re:足迹(71)--天津受骗 回复时间: 2007.09.22 13:42

    人为什么会受骗?就是因为贪,扛不住诱惑.
  不仅天津有这样的事,各地都有.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