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贵州事事关心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tianchao 收藏:0 回复:3 点击:5009 发表时间: 2005.01.26 22:36:32

开展远程教育,提高教学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需求,人们从传统教育、素质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由开始的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冲击的今天,人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类各级高校的函授教育、远程教育相继发展,冲击着我国的成人教育市场,在这场竞争中,我们电脑学校也面临着具大的挑战。
  为了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我们天力电脑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水平,黄校长提出了“远程教育”这个概念,组织了教职工们进行培训。经过这两个星期的学习,我才真正的懂得远程教育就是通过网络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使我们学校的学生能够听到其他教学质量更好一点的讲师讲课。
  在这段时间学习的过程中,我授予非浅,从一个不懂怎样教学的盲目者逐渐向讲台的方向发展。的确,用远程教育这套教学方案,上起课来不但教师讲课不吃力,学生也很容易听懂。这就充分展现了远程教育是我们学校的发展的必然。
  那么,使用远程教育,班级应该怎么来进行管理呢?
  在这里,我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们天力是职业技术学校,重点应该放在学生的动手能力跟实际工作上。所以我们应该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当中。毕竟班级是学校的基本 “ 细胞 ” ,班级管理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班级管理搞好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等工作才会得以顺利进行。在班级管理上,我校应注意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实行 “ 教师全员参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 ” 的管理模式中来。
  俗话说“教一个好学生成才不叫什么本事,教一个差学生‘坏学生’成才那才叫真正的有本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尽力去挽救一个差生,而不是遇事逃避或者是干脆放弃。当学生有错误时,首先应想到的是:我该承担什么责任,我又该如何因势利导。要懂得宽容学生,容忍学生的过失和错误并创造改正补过的机会。 宽容不是撒手不管,而是不断的给他们补过的机会,不断的给予引导;让学生感受宽容,在教师的微笑里,心悦诚服地自觉地改正自己的不足。
  在管理中,不要老是只有批评的话语,有时暗示也会有一点成效。暗示往往是影响心灵的一种最不可低估的力量,它能唤起一个人灵魂中的一种无坚不摧的意念。而一个人的行为一旦被自己心灵深处的某种意念所暗示,他就会像一辆驶入高速公路上的汽车,风驰电掣般地向这个目标奔去……
  反之如果过分的管他(她)、批评他(她),得到的反而是他们对学习的厌倦和对教师的不满情绪。从而达不到老师与学生相配合的目的,更谈不上教书育人。
  黔西南州天力电脑职业技术学校
  田连超
  2005年1月26日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tianchao Re:开展远程教育,提高教学水平 回复时间: 2005.01.26 22:40

    第一次,
  不好之处望大家多多包函。
  并希望大家能给出宝贵的意建
  

回    复    

回复人: 各走一边 Re:开展远程教育,提高教学水平 回复时间: 2005.02.02 10:54

    不知道你为什么想写这个??
  想象力丰富,放在国情中,你不觉得是空中楼阁吗

------------------------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多管闲事,杀!杀!杀!

回    复    

回复人: 杨王蓓 受益者 回复时间: 2005.04.28 10:20

    "各走一边"我不觉得远程教育是tianchao的想象,也不是空中楼阁.
  事实上,我正在受益于这种新的教育体制,06年我就毕业于北师大网络教育学院-电子商务专业
  我是参加并通过了北师大02年入学考试,才继续学习的.
  这种教学形式是最适合像我一样的人.
  我们不必天天坐在教室,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上网学习,每天教学网站上都有更新的信息,我们定期会回学校(教学站)学习交流准备考试.只要你认真学习,你就能够顺利通过考试.
  在我看来,中国的国情是:好些人都没有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大家需要新形式下的新方法、新体制.
  我很欣赏你tianchao,你能做的更好!

------------------------
I always considers the interest of all people.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