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迹(55)--取经归来结硕果 |
2005年元月24日
取经回来后,温河将情况整理完毕,向局领导做了详细汇报。
对于梁堤头的经验,领导大加赞赏,决定在五里河子鸦雀学校建立一所农业中学。搞好试点后,待条件成熟,在全县推广。
局里抓农中试点的工作自然地落到了温河的身上。
经验好学,但是实施起来却异常艰难。
首先要搞好宣传,解决人们的认识问题。
一提“农中”这个称呼,农民们就不感兴趣。“文革”前的农中谁都知道是“升学漏”,到农中混几年,几乎学不到什么知识和技能,最后的去向还是一个——农村生产队。
这时中高考制度都已恢复,人们望子成龙,瞄准的是全日制中小学,要走出泥巴,飞黄腾达,这才是唯一的前程。但真正从农村中走出去的又有多少?
那时,“读书无用论”到处蔓延,更何况名声早已不雅的农中了?谁肯将自己的子女送来?
于是温河配合公社教育组的同志先搞舆论工作,讲清正因为千军万马都去走一个独木桥机会不多,才要办农中;而且这个农中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中,要在农中里使学生学到一技之长,成为社会各行各业有用的人才。
经过这样深入浅出的舆论工作,群众的思想通了,因为眼边发生的农村木匠、铁匠、瓦匠等确实比没有任何特长的人能挣钱。让自己的子女成为农村中的能工巧匠,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更何况学生守家在地的读书,不交任何费用了?
群众的思想通了,但是像梁堤头那样的校园,梁堤头那样办学的气魄有吗?当然不能同日而语。
一个小小的大队学校,方圆不过几平方公里,人口不过几百,学生不过几十,只有因地制宜而已。
因此经研究开办了两个班,文化课集中学习,专业课在班级中根据学生个人爱好和志愿分为若干小组。
开设了农业科技班、木工班、绘画班、音乐班。
教师也是就地取材,教师中能胜任的科目就由教师担当;不能担当的专业科就请兼职教师。
如木工班就请来当地技艺高些的木匠教学生实际操作。鸦雀是山区,木材不缺,腾出个教室就可以做木匠铺。
农业科学技术定期请来公社农业站的科技人员到校讲课,实验课就在校园地中上。
绘画班请来公社文化站的老师每周前来辅导一次。
正好本校老师有擅长音乐的,就由他办起小乐队。
农中开设了外语课,那时会外语的少;会点外语的,就是俄语。校长汪洋解放前学过日语,教初级的还满胜任,于是就开设了日语班。
温河自小对外语就十分感兴趣,可是在校读了十几年书,一直未开外语课,一直对外语垂涎。
因此农中第一节外语课,温河就走进了课堂,和学生一样学起了日语课。
听了几堂感到很有意思,什么平假名、片假名都记住了。学的第一个词是“阿奥矣”,为蓝色的意思。这第一次印象太深了,尽管什么事情都能忘掉,“阿奥矣”却至今不忘。
就是这次办农中的感染,温河下决心自学日语。恰巧省广播电台开办了日语讲座,共出版了6本小册子,温河每天看看书,跟着广播开始学起了日语。
坚持了三个月,背下了1000多个单词,终因工作太忙,再加上函授学习,日语学习搁浅了。
但就是这自学的点滴日语,却给温河带来了巨大的好处。1992年温河评定中级职称和1996年评定高级职称时,均需外语成绩。
温河凭着自学基础日语,每次又突击一个月,两次外语成绩均顺利过关。假如没有当初的自学,温河的业绩再突出,外语成绩不过关,恐怕两次职称评定都只能成为空话了。
因此,温河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学什么都不白学,有机会还是要多学一点知识好,说不上什么时候就有用处。
事情似乎扯远了,还得书为正转。
农中建立起来后,温河就成了鸦雀学校的常客。经常了解农中的办学情况。好的方面总结出材料;出现困难帮助解决。
可农中办起来不到一年,全国职业教育开始兴起。农中的名称也就成了历史。
县教育局有了大的动作。将乌拉街镇内的师范学校搬到了河湾子公社原东北师大分校的校址。在师范学校成立了永吉县第一职业中学;不久又在春登公社成立了第二职业学校。
五里诃子终因局域所限而停止了办学,恢复了全日制小学,将农业中学并入了永吉8中,在全日制的中学附设了职业班。
温河也因此结束了抓农业中学的工作。
|
|
|
|
 |
|
回帖 |
 |
|
| 回复人: |
子扬 |
Re:足迹(55)--取经归来结硕果 |
回复时间: |
2005.01.24 14:20 |
|
工作又告一段落,不知道后面又要经历些什么事情了。
|
|
|
| 回复人: |
九九 |
Re:足迹(55)--取经归来结硕果 |
回复时间: |
2005.01.24 20:00 |
|
一段工作经历总会积累下宝贵的经验。
|
|
|
| 回复人: |
j1027 |
Re:足迹(55)--取经归来结硕果 |
回复时间: |
2005.01.25 21:38 |
|
取经归来做出这么大的贡献,佩服!
|
|
|
| 回复人: |
心缘之梦 |
Re:足迹(55)--取经归来结硕果 |
回复时间: |
2005.01.26 19:34 |
|
有如此一段工作经历,佩服!
|
|
|
| 回复人: |
月亮上的猫 |
Re:足迹(55)--取经归来结硕果 |
回复时间: |
2006.01.18 20:29 |
|
哼,学日语!
|
|
|
| 回复人: |
张望 |
Re:足迹(55)--取经归来结硕果 |
回复时间: |
2006.03.28 18:07 |
|
温河的工作总能落到实处.
|
|
|
| 回复人: |
yfm |
Re:足迹(55)--取经归来结硕果 |
回复时间: |
2006.03.29 16:24 |
|
新生事物又让你先尝试了,工作经验也会越累越多的!
|
|
|
| 回复人: |
恬静 |
Re:足迹(55)--取经归来结硕果 |
回复时间: |
2006.04.09 21:33 |
|
说的是,学什么都不白学!,不过在那个年代,国家允许开日语课?
|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