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传说客栈版主:那西色斯  无影灯下送银针  子曰店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翡翠明珠 收藏:0 回复:3 点击:3987 发表时间: 2004.11.10 18:34:34

珍珠翡翠四季兰(一)


   (一)
   满城杨柳新抽出淡金的绿芽,惠风刚将一层轻柔的地毯在大地上铺就,尚书府就开始张灯结彩,贺客盈门了。云门班的乐师将那套“龙凤铸”吹奏的格外喜气洋洋,可爱的音符犹如春光在每个人的耳边飞翔。老管家忙的足不沾地,家童在走廊,前厅,花园中穿梭,将宾客所需的座椅、香茗各色物件一一送上。热闹的气氛和着淡淡的花香在清朗的天气里弥散,引的墙外行人纷纷驻足;也推开闺楼上的窗子,让本就忙乱的丫环,越发手忙脚乱。
  
   我看着镜中自己快要被饰物淹没的脸,和幸福得有些恍惚的笑容,不禁微微叹气。“小姐,别动”,兰离将一只凤钗插到我的发髻、那只步摇的后面,让它高高翘起,然后又仔细端详。
  
   今天,是我大喜的日子。
  
   月尚书唯一的、小字明珠的女儿,就要出阁了。
  
   新郎名叫潮生,是今年殿试的榜眼,长的一表人才,而且文采风流,诗书锦绣,尤其那篇策论写的正气磅礴,多为人所称许。他,将是我的夫婿了,他会是什么样的人呢?我想象不出来,传闻毕竟是传闻呀!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的人现在不是很多嘛。哥哥有次提到过:脸太白,文弱了一些。爹爹不悦道:“哼,谁都象你,呼朋引伴四处游荡,今年算是便宜了你。”今年哥哥运气是不错,先是猜对了题目,后来,潮生又写错了一个句读,由哥哥做了状元。再加上金殿许婚,哥哥迎娶公主,潮生联姻月府,满朝之人都说今年文曲尽入吾家。爹爹因此大为高兴,他老人家不求达官显贵,纨绔膏梁,只要清白书生,方得女儿一生幸福。大家都等着看尚书府双喜临门的热闹,爹爹妈妈现在怕是也忙不过来了吧。
  
   窗外就是花园,秋千寂寂,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春光正酽,照耀着我的家,我长大了却要离开它。轻轻拈起飘窗而入的柳绵,伤感涌上来,和着对下一刻朦胧的好奇、陌生的想象,我被扶着坐进了轿子。
  
   盖头挑开的瞬间,满屋满眼的红色,红色印象,描金烛台,绣鸳罗帐,帷幕椅靠,什么都是红色的。面前站着个穿红色吉服的男子,他的脸因为白,在一片红色中格外分明,他吁口气、放心下来的满意神情也格外分明。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明珠小姐,在下潮生。”
  
   两个陌生男女因为婚姻突然成为亲人,真要有耐心和克服尴尬羞涩的毅力,尤其是我。幸而以后我们渐渐熟识起来,对他的了解也越来越多。潮生爱好不多,只喜读书,常常一卷在手,看他所读尽是资国政要,史编方萃之类,并不见诗词歌赋,笔记游寓。我很奇怪,问他,他说:“诗词歌赋此等是消闲小技,不足以应对科举,无关乎庙堂,况且,若我不读经史,焉能金榜题名?与明珠相见,共结连理?”我微笑了,看他在灯下投入认真的样子,自有一番清肃沉蹈之致,我也不与他争论其他了。
  
   和潮生去郊外踏青,远山如黛,江流婉转水势如归,芳草凄迷,醺风日暖,云烟浩渺数点孤鹜,大畅胸怀。潮生并不多言,只是默默的走着,间或也会提起他的家乡,那里的山水人家,他的童年,忧欢往事。暮霭时,执手而归,归来披风上犹带有星光的余辉。从翰林院公毕归家,他也讲所见所闻给我听,同僚的性格脾气,公事的有趣无趣,读到句什么书。烛光下,雅致的房间里其乐融融。
  
   潮生不在的时间,我就去读书,描画,将房屋内外的每一细节都处理妥贴,去伺弄花草……,这些本都是做女儿时节惯熟的功课。阳光照在我的身上,还是那样的明媚温暖,好像一切都没有改变,变了的只是称呼。以前我被称作“小姐”,现在被称作“夫人”。只有兰离,还是称我“小姐”。小姐,仿佛我还是那个被宠爱的孩子,而不是努力持家做出夫人样子的女人。
  
  好像都够完美的了,不知为何,还是感觉缺少些东西,是什么呢?
  
   (二)
  
   回家遇到哥哥,我悄悄问他:公主嫂嫂是否刁蛮任性,颐指气使?
  哥哥笑了:“她虽是公主,却并不以此自骄,任性也是女孩式的调皮,天真未凿,和你以前一样呢。”哥哥脸上有怜爱的表情。
  “那和一个孩子在一起,你会不会累?”我又问。
  哥哥略为沉吟后接着说:“我倒希望她能永远保持这份天然纯真,两个人也得有适应了解的过程,我会爱护、帮助她,处理好关系的。齐家,齐家,男人连家、妻子都照顾不了,萧墙尚不安定,谈何天下事呢!”
  
   他眉宇间自信平和不乏快乐的样子,和小时候一模一样。哥哥从小就爱骑马,经常从马上摔下来,从来都不哭。骑的好一点了,他就自己骑马跑出去,爹爹妈妈怕他撞着人,担足心事。不过他从来没有撞着人,反而是捡人回来。他的书童雨汘就是他捡回来的,我的兰离也是他捡回来的。当时,兰离和雨汘被带回来时一样,流落街头,脏兮兮的脸,谁想,十年过去,她已经是个聪明伶俐的美丽丫头了。哥哥读书最讨厌腐儒常谈,也不喜欢周柳,独喜辛陆,还喜欢“独斟北斗,尽挹西江,万象为宾客”的意境。常和友朋学伴出游,煮酒议论。他从不象其他朝宦儿郎那样着叠彩绣衣,手摇描金大扇,一袭青衫,照样衬的他剑眉星目,气宇轩昂。他每次回来都讲外面的故事给我听,我央求他带我出去。只能悄悄的出去,哥哥把我扮做男孩的样子,骑马出门玩了一整天。回来后,被爹爹罚立后园思过,他也没有埋怨过我。
  
   正想的出神,哥哥说,他答应了公主今天去放风筝,急急辞了我们去了。我看着他的背影,不禁有些怔怔地惆怅,潮生,他可有如此惦记过我吗?
  
   “明珠?”抬头迎上爹爹询问的眼神,我忙绽开笑容,可是一转身,眼泪却落了下来。
  

------------------------
骤雨过,珍珠乱散,打遍新荷

文坛.爱的传说收录 原创[文.爱的传说]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孙柳陌 Re:珍珠翡翠四季兰(一) 回复时间: 2004.11.11 16:31

    嘿嘿,是明珠自己不?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翡翠明珠 Re:珍珠翡翠四季兰(一) 回复时间: 2004.11.12 17:20

    首先申明:理想是用来追求的,并不代表已经实现。因为我要谈论的问题有些大,怕又遭“君子之腹”非议,所以先说一下。
  
  写这篇小说的目的:是我发现现实中没有小说中那样完美的婚姻。中国古代的小说喜欢大团圆的结局,例如董西厢写的是莺莺被始乱终弃,到了王西厢就改成了金榜提名,洞房花烛。也并没有说到他们婚后是否美满。恋爱是与想象力有关,而婚姻是与对方人品有关的大事,恋爱的能力并不是能反映婚姻幸福的指数。我从书上,身边就听说了好多例子,性格啦,生活习惯啦,爱好啦,甚至是出身,恋爱的企图,都与婚姻美满有致命的关系。
  
  中国人总喜欢书生,喜欢金榜提名的爱情,事实上呢?这些书生都能配上女主人公们“明明白白的青春”吗?我很怀疑,尤其是小说里的。从唐宋传奇看,多少负心人是善于权衡利益的才子。或许有人说我的例子太古老了,不适合说明现代的问题。而我的疑问是,为什么在如此的现代还发生着和古代一模一样的悲剧呢?甚至比古代还多还坏?
  
  看到听到那么多的现实生活上演的真实惨剧,我觉得好可怜,还有那样多的纠纷,婚外情,男人振振有词:你情我愿;女人随随便便:人生苦短。我也知道自己除了要求自己,对别人起不了任何作用,即使加上写的还不咋的的小说。一点作用都没有的,除了求得良心安慰。所以写到这里我对我的讨论行为本身生出空虚的感觉。至于白氏的文学创作“时弊”的主张,更是人人都明白却视而不见的印刷字。
  

回    复    

回复人: 划线 Re:珍珠翡翠四季兰(一) 回复时间: 2005.04.05 12:49

    骑马读书笑相扶
  要不要像欧阳修词中:
  “鸳鸯二字怎生书?”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