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贴上来很久了,今天被翻出来了,呵呵。
这是被学院党支部刊物的低年级编辑们逼出来的,some fanfares for our great party is inevitable.
其他网友的意见都一一看到,不复。
对楼上的意见却想略说几句。
我反对宏大叙事。“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代代传承的致命之处”,显然这样的说法欠论证或者至少是出处。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知识分子,印度知识分子的比较,对其优缺点的总结还是一个在讨论中的话题。我倒要问问楼上的网友,“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代代传承的致命之处”究竟是什么?
其次,不就“就文化论文化”,那么就什么来论文化?如果楼上的想回答说当然根据政治经济同文化的绞接,根据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之间的互动来讨论,我不能接受。这套马克思的理论已经过时了。根据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逻辑也好,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也罢,文化已经被认为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即阿尔都塞的所谓“意识形态的独立性”,后学思潮都恰恰是就文化论文化,甚至就文化论政治,经济,阶级,意识形态控制,社会霸权与社会强权,消费主权等等等等。所以,我认为,就应就文化论文化。楼上的网友如果不赞成,tell me, 究竟你认为应该拿什么来论文化才会有“意义”(又涉及到对“意义”的定义)?既然你认为“就文化论文化是没有意义的”。
------------------------ 我始终是未来的英雄,一方面我如饥似渴地想成为一尊圣体,另一方面又不断推迟这个愿望的实现。
——让·保罗·萨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