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山东事事关心 回复帖

被回复帖: 一支笔的《就事论事*观西木歼“反调三弹”后感》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西木歼 收藏:0 回复:2 点击:233 回复时间: 2004.10.12 12:15:57

两兄弟的故事


  一家人两兄弟,早年在乡下一起生活。后来因为争家产兄弟翻脸,弟弟身强力壮,哥哥打不过弟弟,结果弟弟把哥哥赶走了。祖屋、祖坟、田产等等弟弟都占着,哥哥只收拾了些碎银子,出外谋生。
  
  
  
  哥哥出到了城里谋生后,并没有忘记乡下的根。虽然回家祭祖是不能了,但还是在新家里另立了一个祖宗牌位,时时拜祭。哥哥并时时刻刻想着要回去乡下,夺回自己的祖产,至少也得分回自己应得那份。不过因为弟弟身强力壮,哥哥自忖打不过弟弟,只好自己在城里奋发图强,以期实力壮大后再回乡夺回家产。
  
  
  
  由于哥哥的勤奋,也在外安身立命了,给自己赚下了一笔家业。乡下出来的人经常带来些弟弟的消息。听说弟弟患了间歇性精神病,常常在家里砸东西,祖屋砸烂了,祖上的牌位砸烂了,祖上代代相传的传家宝也毁了,田地荒芜了,甚至把祖坟也给扒了。哥哥也想过趁弟弟发病,回去把他制伏。无奈弟弟脑袋虽然病了,四肢却照旧强壮,所以哥哥最终也没敢动手。弟弟嘛,也一直嚷着要出城去收拾哥哥,但因为自己病了,家境也落败了,自顾不暇,也只得作罢。
  
  
  
  兄弟俩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哥哥只生了一个,但弟弟却生了一摞。沧海桑田,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兄弟俩先后撒手人寰,他们的儿子也都长大了。
  
  
  
  哥哥的儿子依旧在城里兢兢业业工作,经营着父亲的生意。但他从出生就在城里,压根儿没回过乡下,早已习惯了城里的生活,也没了父亲的那种乡愁。家乡对他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概念。不过也不能说他完全忘了根。父亲留下的那些族谱、祖训等等他大多还是牢记的,对于自己家族几千年留下的教训,守得还比乡下的亲戚们还要多些。
  
  
  
  回头再看看弟弟的子女们。由于弟弟生育能力强,生了一大堆,所以弟弟的下一代是人丁兴旺,所幸弟弟的精神病也没遗传给子女,儿女们心智都还健全,家境比父亲那会儿是好多了。不过因为田地是有限的,原来的祖业在弟弟精神病发作时又砸了大半,人丁兴旺反而把资源分薄了,虽然人多,家产的绝对值也不少,但讲人均财富程度自然是不能根哥哥的独生子相比的。
  
  
  
  弟弟的子女们也听说有个堂哥哥在城里经营着一家公司,蛮有钱的。他们对这个哥哥有点羡慕,也有点气愤。在家庭会议上,他们有的说:这堂兄忘祖,几十年都没回来拜祭过祖宗;有的说:落叶归根,无论这堂兄在外混得多好,最后总该回到老家来,和家人团圆嘛;有的说:家和万事兴,当初大伯出走就是不对的,现在堂兄是时候回家了…… 最后,大多数人都赞同说:如果堂兄自己自愿回家当然最好,否则,抓也要把他抓回来。
  
  
  
  但哥哥的儿子可不这样想。他想:当初我爸只身出走,大部分家产都留给你们了,结果你们不但没有经营好,还自己把它败落了。不但把它败落了,你们还把咱家,祖坟给扒了。你爸顾着扒祖坟的时候,我倒还跟着我爸,每年清明在城里给先人牌位上香。现在,你们有啥资格跟我讲认祖归宗?祖宗的遗训,很多我还守着,你们?早忘光了!你们怕是看我富了,眼红,想分我的财产吧?回去之后,财产都让你们分了。你们人多,我人少,说话权也轮不到我。你们连自己的祖业都给败了,现在又想再把我父子辛辛苦苦开创的事业再败一次。给我一个回去的理由!!
  
  
  
  这么想着,哥哥的儿子是打定主意不回老家的了。但弟弟的子女们人多势众啊,喊着“敬酒不吃吃罚酒,抓也要抓回来!”哥哥的儿子对人多势众的堂弟堂妹们还是有点怵的。既不敢回去,也不敢说不回。
  
  
  
  当弟弟的子女们威胁要到城里抓人的时候,哥哥的儿子有时说:城里可是讲法律的,有警察,你们别乱来。但哥哥的儿子也知道,警察也怕暴民,到时警察会不会真出面管还真是说不准。哥哥的儿子因为有钱,也买了杆枪,但他也知道对方人多的时候,这杆枪也是不一定管用的。
  
  
  
  结果吧,哥哥的儿子对回不回去说话总是模棱两可,采用一“拖”字诀,其实心里自然是不愿意回去的。弟弟的子女们心态也很复杂:最好是说服哥哥自动回来,如果真要动粗,一是堂兄手上还有枪;二是对警察的态度摸不准;三是怕动粗了,把堂兄的财产毁了,最后大家啥也分不着。
  
  
  
  这局面,你说说……
  
  


删   除    

回帖


回复人: 一支笔 Re:西木歼 回复时间: 2004.10.13 09:45

    呵呵,家事、国事、天下事本就很难说清,只是有的时候动粗未必是为了分家产。

删   除    回    复    

回复人: 般若草 Re:西木歼 回复时间: 2004.10.13 17:08

    你这个故事编的可真好,耐人寻味:)

删   除    有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论坛热点:

Copyright 2002-2007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